雄茭指的不是雌雄区别,而是指花茎不会膨大的茭白植株;灰茭指部分植株中因黑穗菌繁殖迅速;
茭白孕茭必须有黑粉菌的寄生。在茭白植株生长早期,黑粉菌的多年生菌丝体在茭白体内发育,产生厚垣孢子。再由厚垣孢子产生小孢子侵入茭白的嫩茎。小孢子随着嫩茎的生长到达茭白的生长点。茭白植株被黑粉菌寄生以后,能分泌吲哚乙酸,刺激花茎组织的畸形膨大,成为肥嫩的肉质茎,这就是茭笋,这种植株称为正常茭。植株体内如果没有黑粉菌,茭白的茎就不能膨大,到夏天可抽苔开花,甚至结实,这种茎不膨大的茭株叫雄茭。如果在主茎和分蘖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孕茭期,寄生到茭白体内的黑粉菌生育过程发生了改变,在肉质茎内迅速形成大量厚垣孢子,使茭白肉质茎变成一包“黑灰”,不能食用。这种植株叫灰茭。雄茭、灰茭与正常茭在植株形态上有一定差别,田间可以区分。雄茭植株高达,长势强,叶片较宽,先端下垂,假茎圆,不膨大,花茎中空,苔管高。正常茭生长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叶片宽阔,最后一片心叶显著缩短,叶色较淡,茭肉长,茭肉膨大时,在叶鞘一侧开裂。灰茭生长势较正常茭略强,叶片较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黄,始终不开裂,没有夏茭。秋茭生长的茭笋均着生厚垣孢子,茭肉黑灰色。
正常茭不能开花结实,只能用无性繁殖。茭白须根发达,主要分布在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根状茎两种。在营养生长期,地上茎短缩,多节,节上发生2-3次分蘖,形成多蘖株丛,称为“茭墩”。茭白的繁殖就是利用母墩进行分墩和分株繁殖的。
茭白按采收季节可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一熟茭,又称单季茭,为严格的短日性植物。在秋季日照变短后才能孕茭,每年只在秋季采收一次。一熟茭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主要品种有广州的大苗茭、软尾茭;杭州一点红、象牙茭;江苏常熟寒头茭。二熟茭,又称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除炎热的盛夏不能孕茭外,初夏和秋季都能孕茭。栽植当年秋季采收一次,称秋茭。第二年初夏再采收一次,称夏茭。二熟茭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主要品种有杭州梭子茭,苏州小腊茭、两头早,无锡中介茭。
茭白孕茭必须有黑粉菌的寄生。在茭白植株生长早期,黑粉菌的多年生菌丝体在茭白体内发育,产生厚垣孢子。再由厚垣孢子产生小孢子侵入茭白的嫩茎。小孢子随着嫩茎的生长到达茭白的生长点。茭白植株被黑粉菌寄生以后,能分泌吲哚乙酸,刺激花茎组织的畸形膨大,成为肥嫩的肉质茎,这就是茭笋,这种植株称为正常茭。植株体内如果没有黑粉菌,茭白的茎就不能膨大,到夏天可抽苔开花,甚至结实,这种茎不膨大的茭株叫雄茭。如果在主茎和分蘖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孕茭期,寄生到茭白体内的黑粉菌生育过程发生了改变,在肉质茎内迅速形成大量厚垣孢子,使茭白肉质茎变成一包“黑灰”,不能食用。这种植株叫灰茭。雄茭、灰茭与正常茭在植株形态上有一定差别,田间可以区分。雄茭植株高达,长势强,叶片较宽,先端下垂,假茎圆,不膨大,花茎中空,苔管高。正常茭生长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叶片宽阔,最后一片心叶显著缩短,叶色较淡,茭肉长,茭肉膨大时,在叶鞘一侧开裂。灰茭生长势较正常茭略强,叶片较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黄,始终不开裂,没有夏茭。秋茭生长的茭笋均着生厚垣孢子,茭肉黑灰色。
正常茭不能开花结实,只能用无性繁殖。茭白须根发达,主要分布在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根状茎两种。在营养生长期,地上茎短缩,多节,节上发生2-3次分蘖,形成多蘖株丛,称为“茭墩”。茭白的繁殖就是利用母墩进行分墩和分株繁殖的。
茭白的定植可分为春栽和夏栽两种。
(1)春栽:二熟茭的大多数品种和单季茭的所有品种都适于春栽。具体方法是:秋季采收时选择具有本品种性状,结茭多,没有雄茭的植株作母株,集中移栽到留种田,让其越冬。为了促进母株提早萌发新梢,可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温。到第二年4月至5月上旬,茭白苗高20厘米左右,气温在25℃以上时,即可分墩栽植。将老茭墩连泥挖出,再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趋势,按3-5个健全分蘖为一墩,纵劈分墩。每墩要求带老茎,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并随挖、随分、随栽。种植密度应根据分墩苗数、采收次数而定。一般行距为70-80厘米,墩距60-70厘米。
(2)夏栽:广州郊区种植的茭白主要是一熟茭,多采取春季育苗,夏季定植。具体的做法是:秋季选好种株,集中移栽到留种田,让其越冬。到第二年四月份当母株萌发新梢时,进行分墩育苗繁殖。较大的母墩可分成5-6小墩,每小墩有5-6株母株。分墩后种植育苗田,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追肥,于7月份将苗定植大田。此时苗高有1米以上,并有较多分蘖。定植时先打去基部老叶,然后逐墩起苗。将墩内分蘖用手顺势掰开,每株带1-2苗,剪去叶梢35厘米左右,以减少蒸发和防止风吹摇动。。选择阴天种植,种植深度以入土15厘米为好。种植密度为行距1.6米,穴距1米,每穴按“品”字形分3棵定植,每棵2株苗。
上一篇: 西瓜栽培水分管理有何原则?
下一篇: 辣椒生长对气候的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