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扬花期感染黑粉病,怎样防治? 水稻

水稻扬花期感染黑粉病,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稻粒黑粉病,症状又称黑穗病、乌米谷等,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只为害谷粒,每穗受害1粒或数粒乃至数十粒,一般在水稻近成熟时显症。染病稻粒呈污绿色或污黄色,其内有黑粉状物,成熟时腹部裂开,露出黑粉,常有黑色液体渗出,污染谷粒外表。扒开病粒可见种子内局部或全部变成黑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

防治方法:

1、实行检疫,严防带菌稻种传入无病区;

2、选用抗病品种。在杂交稻的配制上,要选用闭颖的品种,可减轻发病;

3、注意明确当地老制种田土壤带菌与种子带菌两者作用的主次。以种子带菌为主的地区,播种前必用10%盐水选种,汰除病粒,然后进行种子消毒;

4、实行2年以上轮作,病区家禽、家畜粪便沤制腐熟后再施用,防止土壤、粪肥传播;

5、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制种田通过栽插苗数、苗龄、调节出秧整齐度,做到花期相遇。孕穗后期喷洒赤霉素等均可减轻发病;

6、在水稻盛花高峰末期和抽穗始期,各喷1次14%黑偻净胶悬剂2400倍液,或灭黑1号胶悬剂25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0%百科乳油每亩275毫升,或50%可湿性粉剂50,40%灭病威胶悬剂200毫升、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三酮时应避开花期,最好在下午施药,以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