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如何控制母猪繁殖障碍?有哪些措施

如何控制母猪繁殖障碍?有哪些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   

1、细小病毒:应用综合性措施,因PPV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必须做到自繁自养,如果需要引进种猪要从无PPV感染的猪场购入种猪;还要进行2个月隔离观察,确定无PPV方可混群饲养。在PPV流行的猪场,对未免疫的初产母猪和后备公猪的预防特别重要,据JOHSON 等人1976年报导,有47%性成熟青年母猪于配种时感染PPV,要延迟到9月龄后,才能配种或经血清学证明已产生免疫后才能配种;萍乡市农科所猪场,乐平市梅岩猪场的实践证明,自然感染后人工免疫接种,把血清学检验阴性猪和已知血清学阳性猪关在一起,或将血清学阴性猪关在被PPV感染的空栏内饲养或采用疫苗接种可以控制PPV感染,注意在母猪配种前20--30天,每头母猪肌肉注射疫苗 4毫升,据PACLL 等人1984年发现NAD--2弱毒苗对预防PPV效果好

2、伪狂犬病毒:无疫情猪场应建立防疫卫生管理制度,注意猪舍通风,进出车辆用2%,莱苏尔溶液消毒,猪舍走道用2%苛性钠、5%碳酸钠、2%氧化钠或磷酸三钠消毒,扑杀老鼠、犬、猫,谢绝参观,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便于防止PRV入侵。疫苗注射在母猪分娩前15--20天,以期产仔时母猪奶水含有高抗体,使哺乳仔猪得到保护。公猪每年也要免疫一次,使整个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疫情猪场发病初期坚决扑杀病猪,猪舍彻底消毒,消除粪便、饲养残渣和杂物,空栏30天,杜绝疫源( 啮齿动物和蚊蝇),立即用弱毒疫苗进行全群紧急注射,可以控制发病,在疫情稳定后,再用油剂灭活苗注射,保持抗体水平,减少使用弱毒疫苗带来的散毒可能性,半年后对全群母猪进行血清抗体检验,阳性母猪坚决淘汰,将血清学阴性母猪与无病公猪配种,恢复健康猪群。   

3、繁殖--呼吸综合症: 目前,对PRRS尚无特异的防治方法,只有切断本病的传播途径,这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如果发现猪患病,只能采取一些缓解临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和防制扩大蔓延的措施。采用疫苗接种,对感染了PRRS的猪,从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其抗体在猪体内可保持一年以上,以后转为阴性。在急性爆发PRRS后的猪群,经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很高,对引进易感猪或新培育的后备猪可能引起发病。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抗体和病毒同时存在,病猪临床症症状减轻后,病毒在猪体内至少可存留6个月,对猪场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该病对氧仿、乙醚敏感,对温热和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加热57℃ 48时可使它灭活,用阿司匹林给临产前的母猪饲养喂,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和用氯霉素、广谱抗生素防止继续发感染,对腹泻病猪补充电解质,同时补充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对仔猪推迟补铁、剪齿、阉割及短尾,减少应激反应,空怀母猪推迟 配种时间,21天内不能配种。   

二、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   

1 、营养:妊娠母猪可采用适度营养,必要时采取限制饲养,而哺乳母猪尽量提高饲料的食量。

2、环境:在高温情况下,猪以口喘气和体表。蒸发散热为主,需要勤添饮水,加强通风,冲洗猪栏,促进猪体散热,与此同时,打开窗户和猪舍门,避免舍内温度过大,以防高温加剧热应激,公母猪交配应在早晚气温低。凉爽时进行;在低温情况下,栏内多铺稻草或装电热板,防止冷应激,饲养喂时间应安排提前早饲、延后晚饲,增加夜饲,并做到猪不饮冰水,及时清扫粪尿,排除污浊空气和防止贼风侵入,配种应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暖和时候进行,容易受胎。   

三、遗传:猪场患有遗传疾病的种猪,如阴囊疝(scrotaobernia _) 、阴睾( aryptchidsm ) 翻奶头(invertedtead tead) 瞎奶头(blind teat)等母猪属于质量性状遗传病,均呈隐性遗传,在一窝仔猪中出现1头畸形猪,通过测交方法,就可确定该母猪携带有害基因,应该淘汰。再者,近亲繁殖(父女、母子、兄妹、祖孙、姑侄)能使后代生活力减弱,产生畸形、死胎,大多母猪也呈隐性遗传,故在选配时,应控制近交系数,坚决做到近交系数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