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前的准备
菌种培养:
(1)母种:黑木耳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黑木耳子实体,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表面药液,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容器上方悬空,具体做法是: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配方为煮熟的大米汤90%、琼脂10%,并接种原始试管种,灭菌将分装后的试管扎捆好,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1公斤/厘米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20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子色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度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没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接种后,在21℃-23℃下静置培养,待培养基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在接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大米斜面培养基培养。待黑木耳菌丝布满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耳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黑木耳子实体再进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培种。
(2)原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配方:阔树木 78%大米 21% 石膏粉 1% 水 65%,原种一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灭菌 高压灭菌在高温(120℃)、高压(1公斤/厘米2)条件下灭菌2~3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于18℃-20℃下培养20-30d,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霉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若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
(3)栽培种:原种进一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一般采用塑料袋制备,规格为15×33×0、05,用无棉盖体封口。一瓶原种可接5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接种、灭菌、发菌管理与原种用塑料袋制备时一致。
2、菌丝体的培养
1月中旬至3月15日室内养菌。
(1)1-5天,菌袋挑放在培养架上,门窗遮光近黑暗,温度在25度左右,湿度在55-60%,
(2)6-10天,菌袋排稀,距离在2-3厘米,并检查杂菌,温度在22-24度,湿度在55-60%,每天早晚适当通风一次,每次在30分钟左右。
(3)11-20天,菌袋上下调换位置,温度在22度,湿度在55-70%,每天保持早晚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通风散热,保持空所新鲜。
(4)20天以后,观察菌丝长势及成熟程度,温度20度,湿度70%,适当增加通风。
上一篇: 四季放牧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 嫁接西瓜壮苗应达到什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