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肉羊育肥舍饲关键技术?

肉羊育肥舍饲关键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羔羊育肥

1.1羔羊全精料育肥

育肥前的准备羔羊1.5月龄断奶,前15天实行隔栏补饲;或在早、晚有一段时间将母羊与羔羊分开,让羔羊在设有精料槽和饮水器的圈内活动,其余时间仍母子同处。补饲的饲料应与断奶后育肥饲料相同。谷料在刚开始补饲时可以稍加破碎,待习惯后则以整粒整喂为宜,不要加工成粉状。羔羊活动的地面应干燥、防雨、通风良好、可铺少许垫草。羔羊育肥常见传染病有肠毒血症和出血性败血症,肠毒血症疫苗可在产羔前给母羊注射,或在断奶前给羔羊注射。

1.2配制育肥用日粮

实践证明,整粒料比破碎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配合饲料比单独喂养某一种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主要表现在饲料转化率高和肠胃病少。饲料配方为,整粒玉米83%,豆饼15%,石灰石粉1.4%,食盐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0.1%。其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按每千克饲料计算为:维生素A、D、E,分别是5000、1 000、200毫克,硫酸钴5毫克,碘酸钾1毫克。若没有豆饼,可用18%花生饼代替,同时把玉米比例调整为80%。

1.3饲喂技术

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最好采用自动饲槽,以防止羔羊蹄踩人槽内造成饲料污染。饲槽高度应随羔羊日龄增长而提高,以槽内饲料不堆积或不溢出为宜。如发现某些羔羊啃食圈栏时,应在运动场内添设盐槽,槽内放入食盐或石灰石粉,让羔羊自由采食。注意羔羊采食整粒玉米的初期,有玉米粒从口中吐出,随着日龄的增长,玉米粒吐出现象逐渐消失。羔羊反刍动作初期少、后期多,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育肥效果。在正常情况下,羔羊粪便呈团状,黄色,粪团内无玉米粒,但在天气变化或阴雨天,羔羊可能出现拉稀。育肥全期不变更饲料配方。

1.4适时出栏

羔羊育肥期为50天,但育肥终重与品种有关,大型品种羔羊3月龄育肥终重可达到35千克以上。细毛羔羊和非肉用品种的育肥终重与1.5月龄断奶重有关,一般断奶重在13~15千克时,育肥50天体重可达到30千克以上。

2成年羊快速育肥

选择体躯较大、健康无病、牙齿良好的羊育肥。 有饲料加工条件的地区饲养的肉用成年羊或羯羊可利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中,秸秆和干草粉可占65%-70%,精料30%~35%。 为提高育肥效益,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秸秆,树叶、农副产品及各种下脚料,扩大饲料来源。合理利用尿素及各种添加剂。成年羊日粮中,尿素喂量每10千克体重2~3克,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占到精料的3%。

安排合理的饲喂制度成年羊只日粮的日喂量依配方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2.5~2.7千克。每天投料两次,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料为标准。喂颗粒饲料时,最好采用自动饲槽投料,雨天不宜在敞圈饲喂,午后应适当喂些青干草,每只0.25千克,以利于反刍。

3搞好疫病防治

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经常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要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传播。如果必须从外地引入时,要严格引种检疫制度,至少经过10-15小时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查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要注射羊痘、羊快疫、猝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疫苗,注射时要认真,逐只点清,做好查漏补注。要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要对羊群驱肝片吸虫1次。羊舍饲后,活动范围变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坚持健康检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如有疾病,及时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紧急措施,对尸体要妥善处理,深埋或焚烧,做到切断病原,控制流行,及时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