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海水鱼 > 如何预防海水鱼疾病的发生? 海水鱼

如何预防海水鱼疾病的发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对于疾病的预防来说,使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如UV灯或O3只是不得已而为止罢了。因为我们家里的水体不可能足够的大,也很少有人能将鱼缸营造的和天然海域一样,每一小快岩石甚至是沙砾上都附着满生物而不仅仅知识细菌。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尽力吧。性好水体的大小和布满活石的可能性成反比,既把大的鱼缸用生物石堆满很难,但水体却很大。而小的鱼缸便可以轻松的堆满生物石。总之,自我去找平衡吧!你会拥有一缸健康且活跃的鱼。

最后是治疗,一些朋友的鱼患了疾病,我总主张让把它们放到珊瑚缸里,还会告诉朋友很快就可以痊愈。事实真的如此,为什么,我还说不清楚。大概是生物间的互补吧,我只能浅显的理解到这。至于使用药物,就我个人而言,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用。虽然现在你几乎可以从任何一本观赏鱼的书籍上查找到一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如:钾类药物、铜类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等等。但并不现实,因为大多数观赏鱼治疗的方法全是从水产坑溏养殖经验里借鉴而来的,真正有实践的并不多。比如:在治疗车轮虫或鞭毛虫方面的疾病我门可以用0.7-1ppm的硫酸铜来治疗;指环虫或鱼虱可以用1-5ppm的敌百虫(2.5%)来治疗。这些很容易从任意一本观赏鱼的书籍上得到,但肯定是从水产养殖的书籍里抄袭而来。因为ppm这个单位(百万分之一,我不知道我记忆的是否正确也可能是万分之一吧)在水族箱的这几百斤水里根本无法测量。在大规模的坑溏饲养里,水可能有十几吨、上百吨甚至千吨、万吨。用天平轻易地就可以按比例量出所需要药物的重量。而在水族箱里同样比例所需药物的重量就变的微乎其微,用什么来测量能?难道要求每个观赏鱼爱好者都拥有一台高精度电子天平吗?不可能。我们是养鱼不是研究核弹。 因此,在药物的使用上无法达到绝对的准确。

有句老话叫:是药三分毒,这还是说中草药。那些化学药物可能就是六分、九分。这样的情况下,多一点,少一点当然会闹出鱼命来。性好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专门的观赏鱼用药,都是一些稀释好的溶液,并且在使用说明上标定了使用数量,如:单位水体里使用N滴或一瓶盖等等。这轻松了很多,但一定要选大品牌、大商家。悲哀的是很少有药物是密封出售的,在购买后你不知道瓶子里放的究竟是什么,即便是元宵汤我们也可能把它当作爱鱼救命的神水。当然,这里玩笑了。我们没有必要如此多疑,对药物商这样的不信任,事实上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事例也未尝不多。但是药物在治疗好鱼类疾病的同时对鱼的负作用却不溶忽视。

很多药物会损害鱼类的体表肠胃黏膜,造成刚刚治好一种病,又患另一种病,甚至治好了也死了的现象。其实药物治疗鱼类疾病(除抗生素外),大多都是利用动物等级不同对药物的承受能力不同而发明的。一般情况下生物等级越低对药物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小,反之则大。比如:水中含有0.3ppm的铜大量细菌真菌被抑制,原生动物死亡、腔肠动物开始萎缩,甲壳类不适,鱼类、爬行类、哺乳类无事;铜的含量上升到0.5ppm的时候腔肠动物开始死亡;上升到1ppm的时候甲壳类死亡;5ppm的时候鱼类开始死亡;上升到10 ppm时威胁到了哺乳类的生命。依此可知,在药物的使用上会杀死病原体,同时也会对比病原体高级别的生物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