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品种特性:冬性、弱冬性、春性品种要求的适宜播期有严格区别。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春性品种应适当晚播,冬性品种应适当早播。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势:一般是纬度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播期就应早一些,反之则应晚一些。大约海拔每增高100米,播期约提早4天左右;同一海拔高度不同纬度,大体上纬度递减1度,播期约推迟4天左右。 根据冬前积温:积温即日平均气温0℃以上的总和。冬小麦冬前苗情的好坏,除水肥条件外,和冬前积温多少有密切关系。能否充分利用冬前的积温条件,取决于适宜播期的确定。在生产上要根据当年气象预报加以适当调整。
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低,时间长,在南方种植不会拔节,宜早播。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播种过早,很快通过春化阶段而进入光照阶段,年内出现拔节现象,易受冻害而减产。所以春性品种宜迟播。半冬性品种则介于春性和冬性品种之间,因此应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早晚,合理选用和搭配品种,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宜用半冬性品种,反之宜用春性品种。早茬地可适当早播,宜用半冬性品种。晚茬地可适当晚播,宜用春性品种。
上一篇: 果树新品种的选育途径有哪些
下一篇: 玉米干腐病危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