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因地制宜及时追肥、浇水。小麦孕穗至扬花期是决定小麦小花数及小花的发育程度时期,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促进小麦穗大粒多的重要因素。孕穗期是小麦对水分需求的临界期,对于土壤肥力较差、总茎数不足及生长瘦弱、叶色发黄的麦田要以促为主,结合及时浇水亩追尿素5公斤~10公斤,防止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浇好孕穗水和扬花水,并避免在大风大雨天气时灌水,以防倒伏。同时,要注意此期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锈病、蚜虫等发生危害的防控。
二要及时进行虫害防治。这个时期主要防治病虫对象:早代蚜虫、小麦吸浆虫(蛹、成虫)、小麦粘虫等虫害。1.抓住关键时期防治吸浆虫,发生吸浆虫地块应着重搞好蛹期防治。方法是: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250毫升加水5公斤拌细沙土25公斤顺垄撒施,撒后及时浇水。发生区麦田抽穗后,若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见2条~3条成虫,还要进行成虫补治。方法是: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30公斤~45公斤喷雾,在抽齐穗及扬花后3~5天进行及时防治1~2次。2.科学防治麦穗蚜和粘虫。当百株有蚜量500头时,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25毫升或吡虫啉乳油2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一次。如效果不好,可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25毫升再加吡虫啉乳油1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15克兑水50公斤喷雾第二次防治。
三要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小麦抽穗扬花期主病害为赤霉病、白粉病、锈病。1.适时防治。白粉病、锈病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发现有发病的麦田及时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加强锈病监测,发现发病立即施药防治,方法同防治白粉病。2.预防赤霉病。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2天以上阴雨、大雾或大面积露水等天气,必须在齐穗至扬花初期喷药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早至破口抽穗期。每亩用50克多酮混剂(多菌灵40克加三唑酮10克有效成分)兑水15公斤~30公斤喷雾。
四要搞好根外喷肥,养根护叶。在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采取根外喷肥的措施,对加强小麦养根护叶,促进小麦灌浆,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十分重要。可在扬花后5~10天每亩用200克磷酸二氢钾加500克尿素,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使小麦抵抗干热风的危害,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五要在灌浆后期适当控制浇水。在小麦开花15天以后0~500px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适当少浇一些水以确保小麦正常灌浆。在没有明显的旱情时,应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小麦头沉遇风倒伏,防止氮素的淋溶,影响籽粒光泽度、角质率和加工品质。同时,浇麦黄水,会引起小麦根系的窒息,加速衰老死亡,造成粒重降低,影响产量提高。
上一篇: 如何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下一篇: 甘蔗五至七月份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