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终止抗虫品种。
(2)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防止植地积水和受涝;合理密植;勤施薄施肥料,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定期喷施富含微肥的叶面营养剂,促植株稳生稳长,缩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间通透性,有助于减轻发病。
(4)及时喷药预防,每次割韭后至新株抽生期喷淋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加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 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100ppm,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
2.发病规律:
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易发病。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防止积水;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每次采收后及时喷500~600倍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1、因地制宜选育和终止抗虫品种,并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定植大田应选择肥沃、有机质较足的田块,定植前应浇透水、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3000公斤、25%复合肥30公斤,并在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防止植地积水和受涝;合理密植;勤施薄施肥料,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定期喷施富含微肥的叶面营养剂加新高脂膜,促植株稳生稳长,缩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间通透性,有助于减轻发病,同时在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及时喷药,预防控病,于每次割韭后至新株抽生期开始喷药预防。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菌核剂可湿粉等针对性药剂2~3次或更多,隔7~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着重喷植株基部及地际部;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终止抗虫品种。
(2)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防止植地积水和受涝;合理密植;勤施薄施肥料,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定期喷施富含微肥的叶面营养剂,促植株稳生稳长,缩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间通透性,有助于减轻发病。
(4)农药防治。
于每次割韭后至新株抽生期开始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粉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粉600倍液,或20%氟纹胺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50%菌核剂可湿粉800-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7-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着重喷植株基部及地际部。
(1)因地制宜选育和终止抗虫品种。
(2)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防止植地积水和受涝;合理密植;勤施薄施肥料,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定期喷施富含微肥的叶面营养剂,促植株稳生稳长,缩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间通透性,有助于减轻发病。
(4)及时喷药预防,每次割韭后至新株抽生期喷淋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加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 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100ppm,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深翻,将菌核翻至10厘米以下,使菌核不能萌发。实行轮作,培菌无病苗,未发病的温室或大棚忌用病区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覆盖地膜栽培,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加强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除田间杂草,注意通风排湿,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滴灌、暗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传播蔓延。发现子囊盘出土,及时铲除,集中消毁,切勿乱扔,以免传播。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先摘除病残体并销毁,然后再喷药,可喷洒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棚室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于发病初期,667平方米用10%腐霉利烟剂250~300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喷撒6.5%甲霉灵粉尘或10%灭克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每7天1次。
(1)农业防治:防止积水;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每次采收后及时喷500~600倍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上一篇: 碧根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木材运输证的受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