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季节该病在发现初期,一般可在6~8 月出现大量的病猪和流行。目前一年四季均有病猪出现。但是,6~8月的高温季节仍为其高发病期。猪群在仔猪断乳、转群、注射预防疫苗和仔猪去势术后会有大量病猪出现和流行。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病猪皮肤发红,眼结膜充血,体温在40~41 ℃左右,高温时精神和食欲几乎正常,病猪常呈腹卧姿势,且易挤堆。3~5 d 后,病猪体温可降低,多为间歇热,尿液呈浓茶色,皮肤发白且常常黄染。毛孔出血,眼窝及肛门周围呈青紫色,眼分泌物呈棕红色,抗菌素和退热药物只能在短时间起作用;发病中期,病猪食欲减退;后期,病猪体温正常,皮肤苍白黄染,尿液呈酱油色。发病初期粪便正常,后期变干结,有时有白色粘液,个别病猪粪便呈深黄色或棕红色,或带血。有极少数猪后躯摇晃,或呈坐地状,或出现转圈等神经症状,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怀孕母猪大多在发病15~20 d 后出现流产,所产均为死胎。流产母猪一般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发病仔猪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多伴有腹泻现象,粪便呈深黄色。临死前病仔猪多出现呕吐,呕吐物呈黄或红色。
上一篇: 苦瓜黄叶原因多综合防治才有效?
下一篇: 越冬式温室茄子常见问题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