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把握以下要点。① 改大播量为合理播量,降低基本苗(每亩13万~20万株), 建立合理群体动态结构,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促进个体发育 健壮。② 改小行距为较大行距(由原来16。
5厘米扩大为20~23厘 米),以改善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个体发育健壮。 ③ 改耧播为机播,以保证降低播量和提高播种质量。④ 改早播、晚播为适期播种,以培育壮苗。
⑤ 改浅耕为适当深耕,要求破除原来的犁底层,以加厚活土 层,促进根系发育,要求耕耙配套,精细整地,做到上松下实。⑥ 改小麦劣种、混杂种子为良种、纯种。实行品种合理布局, 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⑦ 改单一防治地下害虫为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减轻小麦丛矮 病、黄矮病等危害,提倡用种衣剂拌种。⑧ 改田间管理一促到底为有控有促,控促结合。提倡适时补 种,浇冬水,浇后划锄。
返青期划锄保墒,提高地温,不追肥浇 水;重视起身拔节肥水,浇好挑旗或灌浆水。⑨ 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施足基肥,实 行氮、磷、钾配合,补施微肥,重视秸杆还田。 ⑩ 坚持足墒播种,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保证全苗、培育 壮苗。
上一篇: 鸭是如何感染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