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畜牧场环境的管理? 兽医兽药

畜牧场环境的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畜牧场环境保护的意义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大,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养殖业中,千家万户搞养殖所占的比重很大,少则 1-2头,多则几十头或上百头。由于布局不规范,饲养简单,管理粗放,饲养方式落后,造成疾病多、资源浪费严重、大范围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因此,宣传并搞好农村畜禽养殖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保障人畜健康,为农村提供良好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畜禽疫病可以发生在不同规模的生产场或生产户,发病症状越来越复杂,除了靠药物与疫苗外,不论是从动物健康与安全畜产品生产需要考虑,还是从根本上开拓我国健康养殖业的新局面来说,都迫切需要净化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畜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2 畜牧场粪便和污水的管理畜牧场粪便管理的原则是尽可能地保持粪便的干燥,这一方面是减少粪便内容物的分解而产生臭气,另一方面便于清(捡)粪、便于贮存和运输。3 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动物排泄物主要来自饲料的代谢产物,提高畜禽群对日粮的转化率,无疑会减少或改变畜禽排泄物的量或质,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日粮干物质的消化率,可减少粪便排出的干物质,因而使氮、磷排出的数量得以减少。4 畜牧场环境改善为从根本上解决规模化养殖中的环保问题,应认真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任何地区的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根据当地的环境容量来确定养殖规模、布局与生产方式,以及废弃物的消纳措施。其次,末端处理必不可少,针对现状,需要改进和完善。再者,生产过程减废与加强废弃物管理。欧美国家规模化养殖业已开始改变过去只重视废弃物末端处理的做法,且从政策法规上,根据养殖项目的养分排泄量(主要是氮和磷)、当地的环境容量以及利用养分的配套设施来核准养殖规模。合理规划与布局。规模化养猪场应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就地消纳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落实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猪场污水应根据处理后的利用方向,酌情采用或配合采用沉淀、固液分离、曝气、生物膜(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鱼)塘等)以及消毒和光合细菌池等设施,以提高净化效果;污水处理后的利用应以灌溉还田和鱼塘养鱼为主,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回收冲洗猪舍。积极开展除臭剂的应用研究。应从畜舍和废弃物管理入手,改善畜禽饲养环境,以减少氮的排出,进而减少氨气等臭气的排出量。建立减量排放理念,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提倡减少猪饲料蛋白质用量,而且小猪料不能给大猪用。减少灰尘也是减臭的措施之一。绿化。做好场区绿化,铺草坪与种树木,可以降低小区温度,改善小区空气质量,减少部分臭气,减少粉尘。绿色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5 畜牧场工程防疫与疫病控制作为畜牧业的重要质量措施,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让消费者放心,无论是在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还是零售阶段,都必须重视并努力做好以下各方面:①环境卫生和废物管理,降低场地风险,减少有害物和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这适用于食物链的所有环节。②厂房和设施,与优质生产和加工过程密切相关。厂房和设施必须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不污染环境,有防虫设施,能保护食品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并且要易于清洁。③生物安全措施能阻止病原体在畜禽群体中滋生和传染,这不仅能减少产品对健康的危害性,还可以提高农场生产力。④统计和风险评估,识别危险,评估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和控制 / 预防措施的效果,对生产商和加工商都是十分重要的。⑤人们对动物福利越来越关注,尤其在生产商考虑养殖和运输方法的时候。例如,饲养密度、舍内空气质量。⑥农场有必要采用良好的畜牧业实践(GAHP),以确保畜禽健康并达到理想产量。⑦临界控制点的风险分析(HACCP),这套通用的质量认证系统可有效地使风险降至最低限度,令产品安全卫生。6 畜牧场自身环境建设畜牧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均围绕着动物,动物饲养过程是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整个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饲养中动物的健康程度关系到畜产品的安全、质量、产量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