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生产经验证明,要获得西瓜高产,单纯采用某项技术措施往往效果不够理想,而采用综合栽培措施增产效果最佳。在综合栽培措施中应着重掌握以下几项技术关键:
(1)精选良种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要尽量选择当前国内外推广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又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二是要注意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发芽率等。对品种成熟性方面,不能只注意全生育期,尤其应注意各生育时期的长短。对产量的评价应注意早期产量、商品产量、坐瓜率及平均单瓜重等。对品质方面,不仅要注意果实含糖量,还要注意到含糖梯度、瓤质、风味和瓜皮厚度等。对抗病性则要特别注意抵抗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能力的强弱。根据上述要求宜选用庆农5号、特大庆红宝、庆农2号、金甜宝、开杂5号等。
(2)及早培育壮苗
早育苗是西瓜早熟高产的基础。西瓜每0.067公顷株数不多,只不过几百株到1 000株。搞营养钵育苗,费工不大,却能节省种子,提早播种,集中育苗,易于管理,可培育壮苗,定植时又能按大小苗分别定植,使瓜苗生长平衡,长势一致。几年来,大面积栽培坚持营养钵育苗的都做到了壮苗早发,平衡增产,因而提高了总产。我们认为,营养钵育苗是夺取西瓜早熟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3)覆盖栽培
因地制宜地选择地膜、拱棚或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表现疏松,增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营养条件,防止肥料流失和促进瓜苗生长发育等作用,能够确保苗全、苗壮,从而使西瓜达到早熟、高产。目前各地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而且覆盖方法简便,成本不高。如采用1米宽的单幅地膜覆盖,每公顷只需60千克地膜。为了防止西瓜早衰,便于抽蔓期追肥,铺膜时可于植株的内侧铺30厘米,植株的外侧铺70厘米。这样,日后施追肥时就不必破膜或揭膜了。覆盖的方法,可先栽植营养钵苗,然后在苗的两侧施复合肥,以供苗期生长之用。施肥后再开始铺膜,一边覆盖地膜,一边开口将瓜苗扶出膜面,并用土将开口处封严压牢,以利提高温度和防止冷风吹入而影响根系生长。双覆盖就是在地膜上再覆盖一层小拱棚以防霜冻,可以在清明前定植,而且定植后生长迅速,拱棚可于立夏后拆掉。
(4)适当密植
西瓜产量的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瓜重量。在一定限度内,产量可随着株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却不是栽植越密产量越高,如果超过一定密度,不但不会继续增产,还会引起减产。因为栽植密度与品种、整枝方式、肥水用量、栽培方式及土质条件等有关,所以目前无法具体规定最适密度。这里只能概括地提一下各类品种的密度范围,如早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12 000株左右;中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10 500株左右;晚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7 500株左右较为适宜。密植总的原则是,在维持西瓜叶面积系数为1.5~1.7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株数,就会达到最适密度和最高产量。
(1)精选良种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要尽量选择当前国内外推广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又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二是要注意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发芽率等。对品种成熟性方面,不能只注意全生育期,尤其应注意各生育时期的长短。对产量的评价应注意早期产量、商品产量、坐瓜率及平均单瓜重等。对品质方面,不仅要注意果实含糖量,还要注意到含糖梯度、瓤质、风味和瓜皮厚度等。对抗病性则要特别注意抵抗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能力的强弱。根据上述要求宜选用庆农5号、特大庆红宝、庆农2号、金甜宝、开杂5号等。
(2)及早培育壮苗
早育苗是西瓜早熟高产的基础。西瓜每0.067公顷株数不多,只不过几百株到1 000株。搞营养钵育苗,费工不大,却能节省种子,提早播种,集中育苗,易于管理,可培育壮苗,定植时又能按大小苗分别定植,使瓜苗生长平衡,长势一致。几年来,大面积栽培坚持营养钵育苗的都做到了壮苗早发,平衡增产,因而提高了总产。我们认为,营养钵育苗是夺取西瓜早熟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3)覆盖栽培
因地制宜地选择地膜、拱棚或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表现疏松,增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营养条件,防止肥料流失和促进瓜苗生长发育等作用,能够确保苗全、苗壮,从而使西瓜达到早熟、高产。目前各地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而且覆盖方法简便,成本不高。如采用1米宽的单幅地膜覆盖,每公顷只需60千克地膜。为了防止西瓜早衰,便于抽蔓期追肥,铺膜时可于植株的内侧铺30厘米,植株的外侧铺70厘米。这样,日后施追肥时就不必破膜或揭膜了。覆盖的方法,可先栽植营养钵苗,然后在苗的两侧施复合肥,以供苗期生长之用。施肥后再开始铺膜,一边覆盖地膜,一边开口将瓜苗扶出膜面,并用土将开口处封严压牢,以利提高温度和防止冷风吹入而影响根系生长。双覆盖就是在地膜上再覆盖一层小拱棚以防霜冻,可以在清明前定植,而且定植后生长迅速,拱棚可于立夏后拆掉。
(4)适当密植
西瓜产量的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瓜重量。在一定限度内,产量可随着株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却不是栽植越密产量越高,如果超过一定密度,不但不会继续增产,还会引起减产。因为栽植密度与品种、整枝方式、肥水用量、栽培方式及土质条件等有关,所以目前无法具体规定最适密度。这里只能概括地提一下各类品种的密度范围,如早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12 000株左右;中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10 500株左右;晚熟品种、双蔓式整枝,每公顷7 500株左右较为适宜。密植总的原则是,在维持西瓜叶面积系数为1.5~1.7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株数,就会达到最适密度和最高产量。
上一篇: 蜂群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下一篇: 核桃云斑天牛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