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耕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质地、当地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定。如甜菜、甘薯等块根作物宜深耕;稻、粟等浅根作物宜相对浅些;粘土宜深耕,沙土宜浅耕;秋耕宜深,春耕宜浅;休闲地宜深,播种前宜浅等,必须因地因时制宜。苏联一般提倡耕深20~22厘米,薯类等块根作物常加深至25厘米以上;西欧各国进行连续5~10年的试验,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中国的实践表明,从旧式犁的耕深12~13厘米增加到机引犁的20~22厘米或25厘米左右,常有增产效果;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为显著。翻耕的时期,一般随当地气候、熟制和作物生育期而异。中国按不同的翻耕季节分为秋耕、冬耕、春耕和伏耕等4种,并选择能调节土壤水分、熟化土壤的适宜时间进行。一般在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上一篇: 轮式联合收割机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金线莲种苗有哪几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