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的原理是什么? 其他经作

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的原理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首先要在推广优良品种中选择健壮并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利用其所结的块茎,经渡过休眠后进行室内催芽,待芽长至4—5厘米还未充分展叶时,将芽剪下。先将外面几层叶片剥除,然后将其放入烧杯,用纱布封口,在自来水下冲洗半个小时,取出放到无菌室进行消毒。一般先在95%酒精中迅速沾一下,然后在5%漂白粉液中浸泡5—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将消过毒的芽放在40倍解剖镜下,用消过毒的刀剥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长度约0.2毫米,接种到有培养基的试管中。放在培养室中培养试管苗。培养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5℃,光照为2000一30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约经30一40天,茎尖可明显伸长,4个月左右发育成3—4片叶的小苗。此时可将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单节切段,并种于带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继续培养。25天左右又可进行单节切段扩繁。成苗后,应取两瓶苗进行病毒检测。方法是将试管苗移栽到防虫温(网)室内的盆中,培育成植株,多次取样检测有无病毒。当确认无病毒后,还需鉴定其是否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状,以防止在剥离茎尖培养过程中发生无性变异。当确认试管苗符合品种特性并不带病毒后,即可继续扩繁试管苗,待到一定数量时,移栽到防虫温(网)室内繁殖微型薯原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