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秀病的症状:
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以后扩展为较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叶片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常发生于5-6月和 10~11月。春季在叶表面形成许多褐黄色椭圆形隆起点(夏孢子层),而秋季形成同样的混有黄色的小黑粒(冬孢子层)。这种小粒级盖全叶时,叶片便枯死。
防治方法:
(1)轮作。定植大田应选择肥沃、有机质较足的田块,定植前应浇透水、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3000公斤、25%复合肥30公斤,并在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合理密植,做到通风透光良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借气流侵入。并在韭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收获时尽可能低割,并注意清洁畦面,收割后畦面喷洒45%硫磺胶悬剂4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消毒。
(4)该病菌由韭菜互相传播。因此,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剔除。脱肥导致土长不旺时容易发病,要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前可进行预防性喷药,致力于早期防治。
上一篇: 向日葵病害防治技术?
下一篇: 泌乳羊的饲养中的泌乳初期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