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田如何去除杂草? 其他豆类

大豆田如何去除杂草?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以马齿苋、铁苋、香附子为主的豆田 在大豆主产区,除草剂应用较多的地区或地块,香附子、马齿苋、铁苋等阔叶杂草发生较多的地块。在杂草基本出齐,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时应及时施药。具体药剂如下: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30ml/亩、48%苯达松水剂150ml/亩、25%三氟羧草醚水剂50ml/亩、24%乳氟禾草灵乳油20ml/亩,二苯醚类药剂宜在大豆2~4片羽状复叶时施药,大豆田施药过早或过晚均会加大药害。施药时视草情、墒情确定用药量。兑水30kg/亩均匀喷施。

3.1.1 合理轮作换茬 合理轮作换茬,改变杂草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杂草生长的条件,是防除大豆田间杂草的一种重要农业措施。大豆与玉米、棉花、红薯等作物实行轮作,能减轻草害;有水利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既增产又灭草。

3.1.2 合理耕翻土地 在大豆作物播种前,进行土地耕翻,能有效地消灭部分麦田、豆田共生杂草,对后茬大豆田杂草有一定的防除作用,同时耕翻能把土表杂草种子埋入深层土壤,使之不能正常萌发,从而减少杂草发生数量,对于多年生宿根杂草也有良好的防除作用。

3.1.3 精选种子 许多杂草的种子常混在豆种中,随播种带入田间造成草害,因此在播种前采用机械选、风选、筛选等方法,严格进行精选,彻底清除杂草种子。

3.1.4 充分腐熟有机肥 农家有机肥一般都混有杂草种子,有的甚至带有大量草籽,伴随农田施肥,势必增加杂草的数量.因此在使用这些肥料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使之充分腐熟,方可施于豆田。

3.1.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常用的基本除草方法,是及时消除豆田杂草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中耕除草在豆田中需进行多次,应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掌握除早、除小、除彻底的原则。及时清除地边、路旁杂草也能减轻田间草害。

3.2 化学除草技术

3.2.1 播前防除 大豆播前施药处理土壤可防除马唐、循草、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及苋、藜、马齿苋等多种杂草。在整好地播种前1~3天,每亩用88%灭火草猛乳油200m1,或48%氟乐灵乳油120m1,加水30kg,均匀喷洒地面,然后纵横浅耙,把药剂混入3~7cm的土层内,对上述杂草防效可达90%以上。由于氟乐灵易挥发光解,施药后必须立即与土壤混合,在于旱条件下,混土后要及时镇压保墒.否则会降低防效。也可用72%都尔l00m1十48%广灭灵40m1十75%宝收1.2g,加水30kg,混合防除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3.2.2 播后苗前防除 播前没有施药的地块,可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48%拉索乳油250m1,或72%都尔乳油130ml加水30 kg,均匀喷洒于地表,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等多种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等阔叶杂草。在阔叶杂草较多的豆田,每亩用70%塞克津可湿性粉剂40g,加水25kg,对蓼、苋、藜、马齿苋、苍耳等防效较好。

3.2.3 茎叶期防除 以蓼、苋、藜、苍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在大豆1~3片复叶期,每亩用25%虎威水溶液80 m1的,或21.4%杂草焚乳油100m1,或48%苯达松液剂180m1加水30kg混均后进行茎叶喷雾,防除效果显著。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豆田,可在这些杂草3~5片叶期,每亩用12.5%盖草能乳油40m1,或10%禾草克乳油50m1,或35%稳杀得乳油60m1,加水30kg混均后茎叶喷雾,对稗草、马唐、牛筋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均在95%以上,且对作物安全。在单、双于叶杂草混生田块,这些药剂可与防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混合或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