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肥杀死生物菌。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宜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明显。
第二,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对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另外,有的还要掌握湿度,例如,固氮菌最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70%。
第三,不应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鲜红生物菌。应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施用。还应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
第四,对于多年来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因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菌肥取代化肥不能一下子适应。因此,其取代量应做到第一、第二、第三年分别取代30%、40%、60%,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第五,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大量吸收期前7到10天施用,效果最佳。
1、 改善土壤肥力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都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溶解磷钾作用的微生物,可分泌多种有机酸,有机酸通过螯
合作用促使难溶性磷及封闭态钾的释放;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分泌一些诱导物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便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促进难溶性矿质营养释放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活体,施人土壤后,使土壤中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土壤难溶性矿物质养分的释放,同时有些微生物能分泌植物激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有些真菌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随着有益微生物增加,还有拮抗病原生物的作用此外,由于有机物的矿化作用,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C O2 ,也增加了土壤的保温性能。同时土壤的保肥、保水性也能得到加强。
3、协助番茄吸收养分根瘤菌肥是生物菌肥中重要的一种,它可以侵入豆科植物的根部,在根部形成根瘤,根瘤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供给作物营养。菌根
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供给植物利用。菌根对磷元素的吸收最为明显,对土壤中活性差、移动性缓慢的元素如锌、铜、钙也有加强吸收的作用。
4、减少或降低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增强番茄抗性生物菌肥中含有多种非病原微生物菌群,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能分泌出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而且能刺激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抗逆性。有些微生物肥料如菌根真菌施人土壤后,在作物根部大量繁殖的菌丝除了有益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外,还可增加对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抗旱能力。
5、改善作物品质生物菌肥对作物品质的改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施用微生物肥料的番茄硝酸盐含量减少25.4 —44.3 mg/k g ,比传统施肥降低约20%,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99.6mg/k g ,糖分含量平均提高了6.6 mg/k g 。含糖量略有增加。
6、 增产作用在与化肥结合施用条件下,生物菌肥比传统化肥增产5 %~l 0 %,总增产占到总数的30.8%,增产1 0%~1 5%的试验占到22.0 %增产l 5%~2 0%的试验13.8%,报道增产2 0 %以上的占20.8%。
注意土壤类型、质地、p H、肥力和水分条件都会影响施人土壤的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肥效。土壤含水量对生物菌肥的肥效有显著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高于9%时,菌肥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碱解氮的增加,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菌肥的促进作用增强,当含水量为1 3%~1 6%时,土壤碱解氮值最大,菌肥的作用最强。土壤的含水量低于1 3%或高于1 6%,菌肥对土壤碱解氮的作用均受到限制。
解决土壤微生物缺乏、盐指数过高形成的生理性萎蔫。
上一篇: 白扁豆在我国的分布如何?
下一篇: 大豆中后期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