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栽为主,也有少量盆栽。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地栽,露地越冬。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应盆栽,室内越冬,或挖沟埋盆越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应选地势较高、向阳、不积水的地方栽植,深度以根距地面15厘米为宜。盆栽时采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的培养土,井加入适量腐熟的厩肥或饼肥、复合肥。栽后浇1次透水,放庇荫处缓苗数天后移至阳光下培养。
2、光照与温度
阳光充足可促使生长良好。无论地栽、盆栽均应放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要接受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不能在室内光线不足的地方长期摆放。冬季入室,放向阳处。适宜生长温度12-28℃,可耐-20℃的低温。在郑州地区可安全露地越冬。
3、浇水与施肥
栽植前在树穴内施入适量有机肥,栽后浇透水。地栽玫瑰对水肥要求不严,一般有3次肥即可。一是花前肥,于春芽荫发前进行沟施,以腐熟的厩肥加腐叶土为好。二是花后肥,花谢后施腐熟的饼肥渣,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三是入冬肥,落叶后施人厩肥,以确保玫瑰安全越冬。盆栽玫瑰在牛长期可施稀薄肥水,收10-15天施1次。玫瑰耐旱,一般地栽的平时不浇水,炎夏或春旱时20 - 30天浇1次。盆栽的2天浇1次,炎夏或春旱时1天浇1次。
4、整形修剪
一般不需修剪,对老株修去过密枝、干枯枝、病虫枝即可。玫瑰开花,随开败随摘,摘后再开,否则只开1次花。
5、花期控制
一般以自然花期为好。
平整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建立玫瑰园,按株距50厘米,行距150-200厘米挖坑,坑深50厘米,每坑施10千克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
选择好苗要选择健壮的玫瑰苗,萌生苗应具有2-3个分枝;嫁接苗要求站木根系发达,茎粗3-4毫米,株高30厘米,要随起随栽,运往外地的苗木要沾浆包装。
合理密植按要求每亩需玫瑰苗约700棵,因当年苗木较少,为节省土地,每亩可密植1500-2000棵,第二年,可移栽或出售苗木,春栽在玫瑰萌动前的早春进行;秋栽在10月份至12月份,夏栽在雨季连绵的阴雨天进行。
科学管理中耕除草,由于幼苗较小,杂草极易生长,要及时做好锄草工作,做到不伤苗又无草。保持土壤松弛。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年追肥四次,清明节前后第一次浇施入畜粪水,称萌动肥,并及时浇水;四月下旬孕蕾或采花前第二次施人畜粪水,以促使花蕾多而饱满;五月追施生物有机肥,秋末冬初施越冬肥,保证苗木安全越冬。于6月开花后和冬季休眠期剪除衰老枝、病虫枝、纤弱枝,以蓬生新枝。在田间管理的各个时期都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6、病虫害防治
(1)蚜虫、夜蛾:危害植株嫩稍及叶片,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雾或甲胺磷兑水喷雾。
(2)金龟子、小地虎:危害植株根部,可用毒饵诱杀。
(3)锈病:叶背和叶茎有。
玫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切花花材,在其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选择土壤玫瑰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但要想获得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选择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
选择壮苗若选择2年~3年生优良玫瑰的实生苗,苗上应有2个~3个分枝,根部有直径1毫米以上的粗根3条~5条,并具有部分须根。若选择嫁接的玫瑰苗,则要求砧木根系发达,苗木胸径在0.3厘米以上,株高不低于30厘米。
适时移栽栽植时间以10月中下旬为好,可以带叶进行栽植。栽植方法可采用穴植法或带状栽植,定植穴或栽植沟的宽、深以40厘米~50厘米为宜。栽后浇足水,水渗下后及时培土。
中耕培土在春、夏、秋三季,都应适时进行中耕浅刨,以破除土壤板结层。中耕深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及时搞好玫瑰根部培土工作也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培土宜在玫瑰花发芽前或落叶后及时进行,培土厚度一般在4厘米~8厘米。
合理水肥玫瑰的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平原地区栽植的玫瑰,一般在3月上旬幼芽萌动时追第一次肥;在玫瑰现蕾开花前追第二次肥;在玫瑰花后的5月底至6月初追施第三次肥;第四次追肥一般于9月上中旬进行。9月上中旬正值玫瑰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阶段,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和回流,及时追施氮肥,对提高翌年产花量至关重要。一般每亩可施杂肥3立方米,配合施用磷酸二铵10公斤。山坡栽种的玫瑰追肥可结合培土、中耕、除草分3次~4次进行。可将肥料撒于玫瑰根茎附近,再翻入土中。一般情况下,玫瑰每年应浇水3次~4次。
防病治虫一般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两次锈病发病高峰,可及时摘除病芽烧掉或深埋;或从7月上旬开始用50%的百菌清600倍液,每隔10天喷雾一次,连喷3次即可控制锈病。白粉病主要发病时间为4月上旬至9月间,一是在发芽前喷波尔多液预防;二是在发病期间用20%的粉锈宁乳剂3000倍稀释液喷洒防治。从4月初至6月上旬为金龟子活动盛期,可震落捕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毒杀。山楂红蜘蛛主要在花期过后危害玫瑰叶片,可在展叶前喷洒石硫合剂预防,或在花后用20%三氯杀螨醇500倍~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