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溉系统的建立。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土壤质地,作物的种植方式、地形和水源等基本因素,管道系统的布置,深度、宽度都是需要考虑的。至于灌水的方式,一般采用灌溉、喷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流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禁忌大水漫灌。
二、肥料的选择。通常选用肥料的形态是液体或者固体,如氨水、硝铵、硫酸钾、硝酸钾等肥料;固体的以粉状或小块的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杂质少,不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在试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时,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必须经过过滤。
三、整体系统的操作。
1、肥料的溶解:肥料溶解率要在99%以上,液态肥可以不搅拌,固态的肥料需要搅拌成液肥,灌溉前要将水肥溶解液中的有机沉淀物过滤出去,以免引起灌溉系统的堵塞。
2、施肥量的控制:在施肥时,肥液的浓度大约是灌溉流量的0.1%。比如灌溉流量为50立方米/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比例需要严格掌控,过量的施用会使作物致死和污染环境,对土壤也是一种损害。
3、水肥一体化的程序有3步:首先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系统和土壤,第二步水肥灌溉,最后再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以免肥料在系统管网中残留引起的肥料堆积和微生物滋生,进而造成灌溉系统堵塞,无法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这一技术充分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质量,在农业灌溉领域应当大力的推广和普及。
上一篇: 夏种香菜有什么好技巧?
下一篇: 什么是化学品POPS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