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轮作换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其他

轮作换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作物的病原菌一般都有一定的寄主,害虫也有一定的专食性或寡食性,有些杂草也有其相应的伴生者或寄生者,在土壤中都有一定的生活年限。如果连续种植同种作物,一些通过土壤而传播的病害,必然会大量发生。实行抗病作物与感病作物轮作,更换其寄主,改变其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组成,使之不利于某些病虫的正常生长和繁衍,从而达到减轻农作物病害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2.协调、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  

  2.1协调不同茬口土壤养分水分的供应   

  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自土壤中吸收养分的种类、数量、时期和吸收利用率也不相同。  

  不同的作物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和能力也不相同。各种作物根系深度和发育程度不同。不同根系特性的作物轮作茬口衔接合理,就可以全面地利用各层的养分和水分,协调作物间养分、水分的供需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吸收、利用营养元素能力不同而又具有互补作用的不同作物的合理轮作,可以协调前、后茬作物养分的供应,使作物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生产潜力。  

  2.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轮作具有调节改善耕层物理状况的作用。密植作物的根系细密,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均匀,土壤疏松结构良好。玉米、高粱根茬大,易起坷垃。深根性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根系对下层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  

  3.治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在轮作中前后作物合理搭配,作物茬口衔接紧密,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自然降水和光、热等自然资源,又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具、肥料、农药、灌溉用水以及资金等社会资源。还能错开农忙季节,做到不误农时和精细耕作。

防治病、虫、草害

作物的许多病害如烟草的黑胫病、蚕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过土壤侵染。如将感病的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便可消灭或减少这种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病害。对为害作物根部的线虫,轮种不感虫的作物后,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虫卵减少,减轻危害。

合理的轮作也是综合防除杂草的重要途径,因不同作物栽培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农业措施,对田间杂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如密植的谷类作物,封垄后对一些杂草有抑制作用;玉米、棉花等中耕作物,中耕时有灭草作用。一些伴生或寄生性杂草如小麦田间的燕麦草、豆科作物田间的菟丝子,轮作后由于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能被消灭或抑制为害。水旱轮作可在旱种的情况下抑制,并在淹水情况下使一些旱生型杂草丧失发芽能力。

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谷类作物对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因此两类作物轮换种植,可保证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

调节土壤肥力

谷类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庞大根群,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绿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

另外,轮种根系伸长深度不同的作物,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浅根作物溶脱而向下层移动的养分,并把深层土壤的养分吸收转移上来,残留在根系密集的耕作层。同时轮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亩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数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