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畸形瓜
1.症状与病因:(1)弯曲瓜,长型果品种易形成弯曲瓜,严重时不具备商品价值。生理原因多与营养不良、植株细弱有关,尤其在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的条件下易发生;有时水分供应不当,结瓜前期水分正常,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病虫危害,均可形成弯曲瓜。(2)尖嘴瓜,果柄附近粗,先端细。单性结实力低的品种受精不良时形成尖嘴瓜,单性结实力强的品种不经授粉在营养条件好的情况下能发育成正常瓜,否则会形成尖嘴瓜。(3)细腰瓜,果柄基部和顶端正常,在瓜条中间部分缢缩,是由于营养和水分供应不均衡造成的,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4)大肚瓜,瓜条前端部分肥大,而中间及基部反而变细。这是由于雌花受粉不充分,受粉的先端肥大,而由于营养不足,水分不均,中间及基部发育迟缓而造成的。
2.防治方法:发现畸形瓜时及早摘除,以降低营养消耗;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多施有机肥如牛、马粪等热性肥料,提高土壤的供水,供肥能力,防治植株早衰;合理密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植株遭受病虫危害。
二、苦味瓜
1.症状与病因:黄瓜中苦味素积累过多造成瓜条味苦无法食用。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施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坐果不齐,侧枝上易出现苦味瓜;气温过高,高于32℃以上,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营养失调;土壤过于干旱;阴天多,阳光少,地温低,水分养分吸收受抑,易形成苦味瓜;与品种有一定关系。
2.防治方法:配方施肥,使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提倡施用有机农家肥与沼气肥;及时浇水,防止干早;控制温度,避免高温、低温出现;选用不易产生苦味瓜的品种。
三、花打顶和化瓜
1.症状与病因:花打顶表现为黄瓜的生长点变为花,开花后瓜条停止生长。另外,低温和高温妨碍受精,产生化瓜。病因:此病多发生在结果初期,棚内高温干早,尤其是土壤干早、肥料过多或土城潮湿时都易发生沤根,从而导致根吸收能力减弱,这些原因都会导致黄瓜出现花打顶或化瓜。
2.防治方法:及时松土,注意水肥管理,适当控制温度,做到白天适温、适湿,温度一搬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合理密植;阴天低温时,可进行叶面喷肥;适当通风,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促进同化物质积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四、低温生理病害
1.症状与病因:遇低温,轻者叶片黄白色,如持续时间长,植株表现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较重的叶面出现水渍,斑点、皱缩、卷曲变小、萎蔫、甚至枯死。黄瓜的耐寒能力弱,0~10℃植株就会受害;温度降低到3~5℃时,生理机能出现障碍,造成伤害,致细胞脱水或使细胞涨离而死亡,而使植株萎蔫死亡。
2.防治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加强保温措施,苗期可采用地膜覆盖;在棚室上加盖双层草帘;熏烟或临时补温;定植前有意识地起先低温锻炼,间断性地降低苗床温度,每次0.5~1小时左右,可进行5~7天;也可喷一些500ppm的链霉素来防治此病。
五、生理性萎蔫
1、症状与病因:整株叶片萎蔫,有的早晚可以恢复,几天后死亡,茎部没有发生病变。采瓜初期,瓜田积水造成土壤产生有毒气体,使根系发育不良,晴天中午出现萎蔫,晚上恢复,几日后植株不再恢复而枯死;高温季节,在炎热的中午,突然降雨后转晴,造成棚内高温高湿,使叶片蒸腾受阻,造成萎蔫甚至死亡。
2、防治方法:避免大棚内田间积水,尽量采用大棚软管滴灌技术;加强中耕管理,晴天高温条件下,增加大棚浇水量。若活土层过深,浇水后需再整平畦面,使土壤达到深、透、细、平、实,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
上一篇: 小麦如何用微肥浸种达到增产效果?
下一篇: 小蔓长春花炭疽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