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吸肥量比禾本科作物多,每形成100千克籽棉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5千克,磷(P2O5)1.8千克,钾(K2O)4千克。不同生育类型和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比值)的棉株吸肥量差距很大。独长型棉株比正常型棉株经济系数要低,形成100千克籽棉所吸取的养分量显著增多。为此,要通过合理的水肥措施,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争取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这样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进肥效。
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吸肥规律是:苗期吸收各种养分的数量都比较少,蕾期开始逐渐增加,但不足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0%。初花到盛花期是棉花吸收氮的数量最多、强度最大的阶段,57%的氮是在这个时期吸收的。自开始结铃直到成熟,是吸收磷、钾养分的高峰期,66%的磷和52&的钾是在这一阶段吸收的。当然此时供应适量的氮素也是必要的。
上一篇: 苹果树自由纺锤形的整形修剪要点?
下一篇: 黄瓜菌核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