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葡萄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
1.白粉病感染后,叶脉和叶肉都会感染;而感染霜霉病菌后叶片叶脉清晰可见。
2.白粉病一般在叶片正面看到病菌孢子;而霜霉病一般在叶片背面可以看到白色的病菌孢子。
3.白粉病病菌孢子和霜霉病病菌孢子的形状以及感染症状不一样。白粉病病菌孢子几乎像灰白色粉末一样,密密地铺在叶片和果实上;而霜霉病病菌孢子直立性较强,颜色白。
三、两大病症的综合防治
1.白粉病防治技术:(1)结合修剪,剪除病蔓、病叶、病芽、病果,清除或减少病菌来源。(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使枝蔓分布均匀,保持通风透光,合理平衡施肥,防治枝蔓旺长。(3)春季发芽前,喷10%氟硅唑水乳剂2500倍或者43%戊唑醇4000倍喷雾处理,开花前至幼果期可交替喷5%多抗霉素、4%四氟醚唑、10%戊菌唑、50%嘧菌酯/醚菌酯、32.5%苯醚嘧菌酯、10%/40%苯醚甲环唑等与保护性药剂混合使用,发病前、初期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喷3~4次)防治该病效果较好。
2.霜霉病防治技术:(1)冬季修剪后,将病残体带出园外深埋或焚毁,减少越冬病菌来源。(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雨后注意园内排水,合理修剪,尽量剪除接近地面的枝蔓,减少地面湿度。(3)注意观察,抓住病菌初侵染前的关键时期,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3次,药剂可用铜制剂及其复配制剂、50%烯酰吗啉、39%精甲嘧菌酯、25%甲霜灵霜霉威、氟吗啉、氰霜唑、25%烯酰吗啉吡唑嘧菌酯、银法利等药剂配合多抗、嘧菌酯等保护性药剂混合使用,对霜霉病有特效(发病前、初期每隔8~12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上一篇: 玉米穗期遇雹灾后如何开展田间管理?
下一篇: 茶园追肥与基肥配合施用的技术要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