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五长会商”制度,对稻瘟病实行技术、资金、农药、燃油、机具、人员六配套,统防统治。加强病情监测,突出搞好电视预报。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普查病情,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发布病虫预报和防治警报,提高防治技术的到田率。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在水稻稻瘟病常发区、叶瘟发生区、水稻制种基地、龙头企业订单农业基地、“三百粮食工程”和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示范区等重点区域,要做好稻瘟病的重点监测,抓住时机,科学防治。
稻瘟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稻瘟病系气流传染为主的多循环病害,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与药剂防治为重点。 第一、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注意稻瘟病生理小种变化,以防品种丧失抗病性,最好不用单一品种,可以用2~3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第二、减少病源。及时处理病稻草,可将病稻草集中烧掉,不可用病稻草苫房,盖窝棚,垫池梗或入水口。第三、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防止氮肥使用过多,要在平整土地的前提下,实行合理浅灌,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稻抽穗期要做到浅灌,防止徒长,水稻栽培要合理密植,增加株行间通风透光能力。第四、田间调查与药剂防治。为了准确及时用药,首先应进行病情调查,一般于水稻分蘖前期,每逢降雨后应进行田间调查,观察有无急性型病斑出现,如有无急性型病斑出现应立即进行药物防治,试药后10天左右,病情仍在发展可再试药一次。如叶瘟于孕穗期才开始发生,病情不重,可结合预防穗颈瘟进行药剂防治。一般穗颈瘟防治在孕穗末期到抽穗始期进行,不论叶瘟发生轻或重均应进行药剂防治一次,为了控制稻颈瘟的发展最好在齐穗期再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一、 常用药剂
可选用的药剂有:25%(质量分数)施保克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或40%(质量分数)富士达一号可湿性粉剂、40%(质量分数)稻瘟灵乳油,每公顷1125~1200克,加水喷雾。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18天。2%(质量分数)春雷霉素水剂,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为了增加药剂渗透性及传导性,减少漂移,挥发损失,可在药剂中加入0.5%(质量分数)植物油型助剂信得保、药笑宝等,在干旱条件下可获得稳定药效,并可减少30%用药量,最多使用三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尤以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三叶期前发病,秧苗茎基呈灰黑色,叶鞘及叶片呈淡红褐色,无明显病斑,立枯而死,称为苗瘟。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三叶期后发病危害叶片、节、穗和籽粒,分别称叶瘟,节瘟、穗瘟和粒瘟。稻瘟病是水稻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叶瘟与穗瘟均可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病害严重发生年份,可使稻株整片枯死。颗粒无收。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以栽培措施结合药剂防治来进行:
(1)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如粤香占、绿黄占、Ⅱ优128等,注意要经试种鉴定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并做好合理搭配和轮换,避免单元一品种在同一个地区连年大面积早晚造种植。
(2)消灭越冬菌源。将重病田的稻草作燃料、或饲料,避免常有病菌的稻草散布于室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3)注重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追施含硅酸肥料如草木灰、矿渣肥等,防止过多、过迟施用氮素化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其次要科学用水,前期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时晒田。
(4)药剂防治。在苗期如发现中心病株、分蘖盛期叶瘟病株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时,以及水稻破口前l一2天和齐穗期喷药。常用药剂及用量是:①每亩用30%稻瘟灵乳油100一150毫升兑水75升喷雾;②每亩用50%稻瘟净100克兑水50升喷雾;③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兑水成800—1200倍液喷雾。其余药齐还有克瘟散、多菌灵等,按说明书使用。
上一篇: 棉蚜有什么发病规律?
下一篇: 胡萝卜常见病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