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谷子 谷子

五谷杂粮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伴侣,但在种植期间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病虫害的防治,如果没有做好应对措施,这将会影响一年的收成。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谷子粟叶甲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粟叶甲,又名粟负泥虫,俗称谷子钻心虫,主要以幼虫为害谷子幼苗,幼虫潜入心叶或近心叶叶鞘内取食,叶片受害后从叶尖向叶基扩展残留叶脉呈条纹状,并发

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谷子从萌芽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1)烂芽幼芽出土前被侵染,扭转弯曲,变褐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造成田间缺苗断垄。烂芽多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生,少见。(2)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病株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卷曲,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叶背在空气潮湿时密

我国谷子的主产区是哪里?

目前,全国谷子年种植面积约140万公顷,年总产量28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依次是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河南、山东、黑龙江、甘肃和吉林,上述10个省和自治区谷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7%,其中60%分布在华北干旱最严重的河北、山西、内蒙古。

谷子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谷子作为本市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是导致谷子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保部门提醒广大种植户要注意调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谷子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白发病、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叶斑病、纹枯病及谷子褐条病等。谷子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椭圆形,大小2-3厘米,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至红褐色

白发病是侵染病害,谷子从萌发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连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1)烂芽幼芽出土前被侵染,改变曲折,变褐腐朽,不能出土而死亡,构成田间缺苗断垄。烂芽多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作,罕见。(2)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病株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弯曲,叶片正面发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叶背在空气湿润时密生灰

精细整地能防旱、保墒、保全苗。整地要早动手,土壤化冻一犁深就要及时浅耕并结合浅耕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二铵15公斤,耕翻后要立即耙耱保墒。整地后应使土壤达到细、透、平、绒,上虚下实,无残株残茬即可播种。

与病虫草害有关吗?病虫害增多,品种本身也会退化。

张杂谷5号、山西大红谷、黄金苗、峰谷13、赤谷17等。

杂交谷子分糵力强,秆粗穗大,应适度稀植。由于杂谷分蘖力强,只稀植才显威力。

我国栽培谷子历史有多久了?

资料记载有8700年之久。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

谷子生物适应性广,我国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海南崖县,西起新疆,东至台湾都有种植,但就一个品种而言,区域适宜性窄,适宜面积相对较小,因此业内人士有“谷子腿短”的说法。

目前已应用精量播种技术

谷子重茬减产的原因?

如果在同一块田地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科作物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害滋生、生育状况变差等现象,此现象称之为连作障碍。“谷重茬,肯定砸”就是这个道理。连年种植谷子的害处主要是:一、谷子病害发生严重由于连作,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使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土壤就会发生变化。谷子重茬后一些

我国谷子有地方名优品种否?

我国历史上有四大“贡米”,即山东的金米和龙山米,山西沁县的沁州黄,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四大“贡米”以煮粥口味醇香而闻名,但它们都是农家品种,产量低且抗性差,现在的种植越来越少。近年来,谷子产量高的优质品种正在进行市场开发,如山西晋谷21、河北金谷米和冀谷19、黑龙江的龙谷25等,并涌现了汾州香、金谷米等优质小米品牌。

谷子纹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谷子纹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水稻纹枯病,俗名“花秆”、“烂脚秆”、“富贵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发生。我省以前发生很少,近些年来高产地区发生日趋严重。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矮秆品种受害更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

谷子春播应种多深?

视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一般春播深度为3~4厘米.3-4厘米

谷子怎样间苗?

早间苗,防荒苗,对培育壮苗十分重要。间苗时间最好在3叶1心期,其增产效果最好,但由于谷苗太小,操作较困难,一般在5叶前操作较好,5叶以后,次生根已较发达,间苗时容易拔断谷苗,易形成残株。试验结果表明,早间苗可增产10%~30%。间苗难、劳动量大是谷子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谷子的大面积种植。目前,解决谷子间苗难的问题有两项新技术:一是

张杂谷3号,5号,6号和10号等。

怎么样防治谷子地蹦子?

粟凹胫跳甲(又叫粟茎跳甲、谷跳甲,俗称地蹦子)。吉林省重点防治越冬代成虫,即在5月15~25日谷子幼苗3~5叶期,每平方米有虫1头以上时及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9:00~16:00喷药为宜。

谷子叶片上的虫卵是谁的

看不出是什么卵,但上面好象有卵寄生蜂,照片拍的不错。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告诉我,这是蝽象的卵,哪类蝽象具体他也不知,我把它带回观察了,过几天就会见分晓很像蝽象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