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石鲷有什么特别之处?斑石鲷价高,每斤800元。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斑石鲷体态优美,周身靓丽、鱼身光泽银纹,与黑褐色斑点结合,在蓝光之下似梦幻之鱼。斑石鲷雄鱼发育成熟后,身上的斑纹变淡且口的周围变成纯白色,又称“白口鱼”。斑石鲷食用与药用价值极高,肉质细腻,胶原
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海水鱼工厂化养殖也是这样的
哪些理化因子对海水鱼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1)盐度与海水鱼类的关系极其密切。外洋性的海水鱼类喜欢高盐海域,河口海岸的鱼类喜欢低盐的环境。大多数产浮性卵的海水鱼的胚胎发育要求比较高及变化范围较小的盐度。但对大多数海水鱼类来说,盐度15-25都很适宜其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还有一部分海水鱼既可以在海水里生活,也可以在淡水里生活,即使直接
照渔药的功能分类,一般可将渔药分为水体消毒剂、内服抗菌剂、寄生虫驱杀剂、中草药、生物制品、水质改良剂等。虽然国家法规没有将水质改良剂归类于渔药,但由于鱼虾防病的特殊需要,我们还是将水质改良剂归为渔药的一类。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
石鲈科鱼类属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大多体色艳丽、肉质鲜嫩,现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海水养殖种类,尤其在广东、福建养殖规模较大。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有斜带髭鲷、花尾胡椒鲷、三线矶鲈、断斑石鲈、白胡椒鲷、胡椒鲷等,其中以斜带髭鲷、花尾胡椒鲷养殖量最大。斜带髭鲷,俗称黑包公、打铁婆,为广温、广盐性鱼类,适应温度8~35°C,适应盐度15~35,以甲壳
深海污染少,深海鱼大多自然生长,冷水鱼生长时期长,因此更具有营养价值。一、深海鱼对人体益处多多深海鱼,通常指在海平面下600米—2700米的鱼类,它们肉质雪白、细腻、口感嫩爽、纯正可口,是无污染的低脂肪高蛋白绿色食品,营养成分和含量比一般的鱼类更齐全、更丰富。科学家发现,深海鱼对人体的益处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除皱养颜;含有的活性离子钙极易
主要包括养殖池、供排水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池塘以长方形为佳,一般采用自东向西的长方形,长边尽量与养殖季节主要风向垂直,长宽比为2∶1或3∶1,东西向的池塘要比南北向的池塘每天可增加光照约3小时;面积以3000~10000米2为宜;蓄水深度应达到2米,不宜超过4米。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其保水、保肥性适中,透气性好,易培养饵料生物。池堤一般为土堤,有条
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及口盖骨上无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带鱼是深水鱼,深水鱼的特点就是耐高压,虽然我们经常品尝带鱼,但是却不能见到活着的生猛带鱼,原因就是带鱼离开高压就不能存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带鱼是洄游生物,是不适合人工养殖的。
黄姑鱼外形与小黄鱼相似,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700克。体延长,侧扁,头钝尖,吻短钝、微突出,无骸须也无犬牙,上颌牙细小,下颌内行牙较大,骸部有5个小孔。体背部浅灰色,两侧浅黄色,胸、腹及臀鳍基部带红色,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
如果是活海鱼、冷冻海鱼则属于海鲜,如果是海鱼干只能算海味。海鲜又称海产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动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鱼类、虾类、贝类这些等等。
盲鱼又名无眼鱼、墨西哥盲鱼。鱼体呈长形,稍侧扁,尾鳍叉形,体长约8厘米。盲鱼体色呈乳白色,各鳍与体色一致并透明。这是热带鱼中体色最具个性的鱼。由于它在地下山洞中生活,眼睛退化,其他感觉器却特别发达。盲鱼刚孵出的幼鱼是有眼睛的,当幼鱼长到2个月左右,眼睛才逐步退化。盲鱼虽然没有眼睛,但在水中不会撞到其他物体,而且捕食能力一点不差,只要
如何进行人工育苗的日常管理?大多数的海水鱼类人工育苗的日常管理是类似的。仔鱼放养密度2万尾/米3,如果受精卵直接在培育池中孵化,密度以2.5万粒/米3为宜,仔鱼孵出后,及时将死卵以虹吸除去,以免败坏水质。培育水中保持40万~50万/毫升微绿藻。最初4~5天的仔鱼,静水充气培育,不换水,每天添加10~15厘米新鲜海水。从后期仔鱼至稚鱼,逐渐增大气量;仔
100亳米全为雄性,150~250毫米雌雄同体,250~300毫米转化结束,多为雌性。成熟雄性体重170克,雌性230克以上!
①应将育苗用水严格过滤或用紫外线消毒。②消毒容器,将患病的牡蛎幼体全部销毁,以防蔓延。
软颗粒饲料是用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虾与具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粉状配合饲料,混合、挤压而成,它可综合鲜鱼虾和硬颗粒饲料的长处,适合各种肉食性鱼类的摄食习性,适口性好,明显减少残饵对海区水质的污染。3~5厘米的鱼苗的软颗粒饵料通常使用新鲜的巴浪鱼、鲐鱼等,剔除头、内脏、骨头后搅成鱼糜,和鳗粉或粉料混合制作软颗粒饵料。成鱼的软颗粒饵料则可以直接把
育苗前要进行培育池的清淤与消毒,将水排干,去除多余的淤泥,每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或用漂白粉4~5千克溶解于水后全池泼洒进行消毒。经7~10天待药效消失后用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40~60厘米,进行肥水和接种,方法主要有:①每亩施发酵后粪肥(猪粪或牛粪)1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一周左右池水呈浓绿色,再接入20亿轮虫;②将新鲜杂鱼绞碎煮熟,将过滤去
苏眉鱼幼鱼体浅绿色,每一鳞片具黑纹;眼后具2条黑纹。成鱼体绿色,体侧每一鳞片具黄绿色及灰绿色横线;头具橙色与绿色的网状细线;奇鳍密部细斜线;尾鳍后缘黄色。
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如青岛、烟台、渤海湾、辽东湾和舟山群岛等渔场,以青岛产的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沿海。小黄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朝鲜半岛西岸海域,主要集中在27°00′N以北、125°30′E以西,水深不超过100m的海区,以及受长江径流影响较大的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