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

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长

作物生长需要哪些养料?

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有16种,即氮、磷、钾、硫、钙、镁、碳、氢、氧、硼、铁、钼、铜、锌、锰、氯,除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吸收,其余均不同程度地需要施肥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玉米茎基腐病田间如何诊断?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

为了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在分析水稻株高与栽插密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水稻合理株行距配比的黄金分割优选法,即依赖于水稻株高(x,cm)的株行距配比为:行距(cm)=0.309x,株距(cm)=0.191x,建立了水稻株高密度(y,穴/m2)的幂函数模型:y=169437x-2(R2=1)。应用该方法确定的目前生产上具代表性水稻品种的株行距和栽插密度,符合当前水稻高产栽培要求。

大喇叭口期玉米生长加快,需水量增加。应适当保障玉米的水分需求。约1个月时间,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吐丝前后是水分敏感期。严重干旱将造成卡脖旱,难以抽雄,授粉结实不良,导致空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这个时期若遇干旱一定要及时灌溉。

一、明确壮秧标准,培育优质秧苗。目前,水稻育秧主要有肥床旱育秧、机插秧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常规湿润育秧等几种方式,各镇应根据当地育秧方式,明确壮秧标准。肥床旱育秧秧龄一般在30~40天,叶龄5~8叶,根系发达,分蘖率高,无病虫危害。机插秧秧龄16~18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7cm。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

水稻传染性烂芽根据症状分为绵腐型和立枯型两类,

谷子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谷子黑穗病主要为害穗部,抽穗前不易发现,较难识别,病穗刚抽出时,因孢子堆外有子房壁及颖片掩盖不易发现。病穗短,直立,大部分或全部子房被冬孢子取代。当孢子堆成熟后全部变黑才显症。病粒较健壮,粒略大或相等。颖片破裂、子房壁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即病原菌冬孢子。病原为粟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孢子堆可产生在寄主各个部位,多生于子房内,

一般土壤酸性,水肥不足,或长期积水,深水田块及营养不良田块,尤其磷钾肥不足时发病较重,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雾和露水较重时会加重为害发生,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不一。

主要是杀菌作用,减少病菌残留,减轻下茬作物病源。

两优616、宜优673、II优航2号、天优3301、特优航1号、II优明86、II优航1号等。

主要是带病种子和土壤中的。

玉米为什么要进行化学调控?

玉米化控技术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玉米植株体内激素系统而调节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促使玉米能够按照人们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生长变化的一种技术。玉米化控具有使用浓度低、剂量小、费用低、见效快等优点。(1)降低株高:玉米化控剂能明显地降低玉米植株高度,降低部位主要是玉米穗上部节间。据调查,玉米应用化控剂,株高降低幅度可达15~20厘米,穗位可

小麦“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期是"一喷三防"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防治四病三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为重点,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早衰、增粒重,夺取小麦丰产丰收。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

在黄淮海棉区,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龙葵、香附子、田旋花和藜等。在该棉区,杂草有二个发生高峰,第一个在5月中下旬,第二个在7月份。不同栽培方式的杂草种类差异不大,地膜覆盖棉田杂草主要发生在5月初-5月上中旬,地膜覆盖能抑制棉田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地膜覆盖棉田的杂草防除以土壤处理为主。

要怎样用塑盘育秧?

塑盘育秧是结合水稻抛栽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稻育秧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先将塑料软盘摆在秧床上,然后装入营养土,在秧盘里进行育秧,最后拔起抛秧,利用根系带的泥土的重量,使根系朝下落入田间。按照秧床类型和营养土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湿润秧床湿播旱育,即在湿润秧床上以糊泥做营养土育秧,这种方式操作简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式;2.湿润秧床旱

如何预防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1)选用抗病良种。如四梅2号、广陆矮4号、矮粳23、浙福802、农林百选、盐粳2号、武香粳、汕优6号、双糯4号、中粳574、南粳34等可因地制宜地选用。(2)培育壮苗,推广工厂化育苗,采用湿润育秧。适当增施磷、钾肥确保壮苗。要小苗直栽浅栽,避免伤口。(3)提倡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潜叶蝇成虫和幼虫共同危害叶片,成虫产卵器为害后,叶片上半部留下一行行较均匀淡褐色刻点,以后逐渐呈黄色小斑点状,卵孵化后,幼虫在麦苗叶片内上下表皮之间为害,潜食叶肉,仅剩呈透明的上下表皮,虫道较宽,潜痕呈袋状,内有黑色虫粪,被害叶片从叶尖到叶中部枯黄或呈水渍状,严重的造成小麦叶片前半段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一)苗期:打好基础,一播全苗,灭茬、中耕、施肥、治虫出苗期三叶期拔节期:拔节前后追肥,称攻秆肥;追肥后,中耕兼除草;结合追肥墒情灌水;去分蘖(二)穗期:巧施肥水,治虫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追肥,称攻穗肥;追肥后,中耕并培土;水分临界期,结合追肥灌水抽雄期开花期(三)花粒期:保障供水,补追粒肥,适当晚收。抽丝期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

小麦缺氮症有什么补救措施?

小麦缺氮的补救措施:苗期缺氮,每亩用尿素7~8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或人粪尿600~700公斤,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后期用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