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

玉米对哪些农药最过敏?

玉米对三唑磷和敌百虫(敌敌畏)农药过敏。

小麦一些常见病害从苗期开始发生危害,生产上在小麦苗期就应该注意防治病害,如果错过防治适期,春季返青期麦田郁闭,施药困难,防治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导致病害很难控制。(1)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在冬前和春季各有一个侵染高峰期。小麦出苗分蘖期病株增加,日均气温在3℃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小麦苗期出现叶片发黄、死

怎样减少水稻的无效分蘖?

1、选用分蘖力强的品种,合理密植;2、采取合理管理措施,减轻不良天气的影响;3、合理管理肥水,促进分蘖;4、苗期施用多效唑,促进分蘖。5、严格操作规范,防止和减少施肥、管水、防病灭虫等方面出现失误。适时晒田,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

主要在小麦的拔节期表现成撮变黄、萎蔫,近根部断口呈丝丝络络的。其他时间表现不明显。

种植谷子的土壤选择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到偏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上播种,不宜在酸性土壤上播种。谷子种子细小,幼苗顶土能力差,播种前土地要深翻细整,反复耙耱,使土块细碎,地面平整。春播地要于上年深翻整地保墒,灌区要灌足冬水,冬春季镇压保墒。翌春播种前浅耕耙耱后播种。夏季复种时,于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耙耱整地,立即播种,灌区要先灌

出苗前,可喷施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50%都阿合剂等除草剂;出苗后,可喷施玉农乐、48%百草敌水剂等除草剂。严格控制剂量,以防药害。

在晚稻收获时,已是10月下旬以后的日子了,此期间季节基本已进入冬季,天气日渐寒冷。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温度高低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高于10℃的温度是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玉米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5-27℃,籽粒形成和灌浆期仍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以促进同化作用,其最适宜日平均温度为22-24℃。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干物质积累越快,千

白背飞虱的卵不能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

目前,全国谷子年种植面积约140万公顷,年总产量28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依次是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河南、山东、黑龙江、甘肃和吉林,上述10个省和自治区谷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7%,其中60%分布在华北干旱最严重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应该是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最多,杂交谷子山西最多。

甜玉米的营养结构相对更合理。甜玉米所能提供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与糯玉米比低,但糯玉米它的淀粉结构是以支链淀粉为主,在人体内非常容易被消化,被消化之后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吃甜玉米至少要比吃米、面要更安全,更好一点,但是也不能无限制放开来吃。

小麦纹枯病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粘土地。

精米指的是什么?

精米指的是精磨后的精白大米,去掉了糠皮和糊粉层。

加强喂养,投喂饲料要充足,坚持每天上、下午2次投喂,浮萍、青草或糠麸均可。草料要新鲜可口。

水稻螟虫的防治方法?

螟虫俗称“钻心虫”或“蛀心虫”。以幼虫钻蛀水稻叶鞘、茎杆甚至穗透等部位,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白穗或花白穗等症状。防治方法:1.农艺防治:烧毁稻草、早犁早耙,降低二化螟越冬基数;避免早、中、晚稻并存,减少三化螟桥梁田。2.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时,用25%杀虫双200毫升、50杀螟松乳油150毫升或5%锐劲特50毫克等药剂兑水5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

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最容易缺磷。第一个时期是幼苗期:玉米从发芽至三叶期前,如果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开始出现暗绿色,此后从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极端缺磷时,叶边缘从叶尖开始变成褐色,此后生长更加缓慢。第二个时期是开花期:玉米开花期植株内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内向籽粒中转移,如果此时缺磷,雌蕊花丝延迟抽出,植株受精不完

水稻纹枯病致病菌是什么?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它的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

春玉米种植技术要点是什么?

春季的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农民朋友们在今年春季播种玉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播种时间,否则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影响发芽率,勉强发芽的种子也是弱苗。春季玉米种植得过早,在授粉和灌浆时刚好是高温、多雨季节,很容易出现秃尖或缺粒现象。不仅产量偏低,病虫害也会很严重。当地小麦收获的前15到20天播种,能够收获最高产的春季玉

玉米田覆盖麦草有哪些好处?

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萧县每年产各种作物秸秆约60万吨,其中麦草约占50%以上,是一种数量多、来源广、可就地利用优质肥源。它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玉米田在玉米出苗后20天后覆盖麦草,将麦草按每公顷覆盖3750-4500公斤的用量均匀的覆盖在玉米行间;以不覆盖麦草为对照。待玉米成熟后测产并取土

雀麦、节节麦可以做牧草使用。

为什么晚播小麦应注意播后镇压?请教了!由于玉米生育期推迟,9月中下旬气温偏高,土壤水分消耗和蒸发量加大,加上阶段性降水偏少,致使土壤耕层表墒不足。秋收后,秸秆粉碎还田和旋耕整地的实际,容易形成麦田播后耕层土壤悬虚,透风跑墒,致使播后小麦出苗难或出苗不整齐,不利于冬前分蘖和培育壮苗,甚至造成吊根或因旱、冻死苗和小老苗。因此,晚播小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