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产房值班制度,对产房工作人员培训,保证母牛分娩时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接产和对犊牛的护理。注意观察母牛分娩过程、及时检查胎儿情况,对胎位异常的要及时矫正,不要盲目注射催产药物。正确护理犊牛,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防止窒息或死亡。
牛中暑通常在酷暑盛夏或环境高温时突然发病,预防工作马虎不得。比如,在炎热季节时圈舍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防止闷热不透气,要有一定的活动场地;牛舍要安装遮阴网;用车运输牛时,避免车辆拥挤,并有通风设施;定期给予一些防暑降温的药水饮用。一旦发现牛中暑,可采取以下方式治疗:纠正酸中毒静脉滴入5%碳酸氢纳500~1000毫升,10%氯化纳1000~2000毫升。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时,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告。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时,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的,判定为疑似疫情。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个小时
1、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可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山梗茶碱5毫克~10毫克、25%尼可刹米油溶液1.5毫升等,皮下注射效果较好。2、为了纠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毫升~100毫升。为防止继发肺炎,可肌肉注射抗生素。
1、引种最好到产区或规模种羊场,购买数量多时应骋请技术人员协助,以防假冒。小尾寒羊最易用湖羊来假冒,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为便于区别,现将小尾寒羊的品种特点作一介绍:小尾寒羊外貌特点:小尾寒羊被毛白色、异质,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体型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眼尾呈圆扇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胸部宽深,背腰平直;
1、打过疫苗不是百毒不侵经常有人问是不是做苗之后就不发病了?如果不是就不做了。这个问题就好比问学校,孩子来读书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吗?如果考不上就不来读了。大家应该明白,疫苗效果肯定不能百分百保证不发病,但在防治发病方面作用还是很大的。2、疫苗的存放问题包装封口打开了就及时用完,存放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温度问题,冰箱停电回温了,就马上用
为防止应激诱发猪咬尾症的发生,可通过饲粮和饮水或其它途径给予抗应激药物。这些药物一般分为三类:即应激预防剂、促适应剂、对症治疗药物或应激缓解剂。应激预防剂能减弱应激对机体的作用,通常有安定止痛剂(氯丙嗪、嘧哌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安定剂(氯二氢甲基苯基苯并二氮杂卓酮、溴氯苯基二氢苯并二氮杂卓酮)和镇静剂(苯纳嗪、溴化钠、盐酸地巴唑)。促
1、滴鼻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滴鼻免疫走的是粘膜免疫的路子,母源抗体游离于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中,粘膜表面不存在抗体,这抗体就中和不掉滴进去的病毒,不会影响疫苗发挥作用。2、滴鼻可以封锁猪猪感染通路。伪狂犬病毒遵守“病毒占位规则”,即先到病毒入侵的细胞,其他病毒“无权入侵”,出生当天滴鼻,基因缺失苗中的病毒,抢占了仔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隔绝
首先:先将要发酵的小麦秸秆(粉碎后的小麦秸秆发酵会更快)预湿备用。启富菌肥发酵剂与麦麸或玉米粉、米糠按1:10的比例混匀备用。然后在空旷的地面上铺一张塑料布(塑料布能将发酵的小麦秸秆全部包上),塑料布的大小可根据发酵小麦秸秆的多少来定。然后将备好的小麦秸秆放到塑料布里,再将稀释好的启富菌肥发酵剂均匀的撒入小麦秸杆中,要确保撒匀发酵剂,
驴在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会不慎扭伤筋,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驴的行走能力,现给大家提供一个治疗驴筋扭伤的方法,如下:当驴腿部不慎扭筋,应立即按摩,让筋恢复原位,若筋扭疼未消,不敢活动,可将葱白150克、白糖50克,混合捣烂,放入卫生纱布上均匀铺开,然后缠在疼处,两天更换一次,连用两次,疼痛即可消失。驴在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会不慎扭伤筋,如果
犊牛的生长发育相对而言比较快,瘤胃功能不健全,抵抗能力差等特点。养好犊牛是养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点技术有如下方面:(1)初生犊的护理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毛巾擦去囗、鼻部粘液,以娩妨碍呼吸。如犊牛已吸入粘液呼吸困难时,可握住犊牛后肢向上抬,并拍打其胸部,使其吐出粘液,扣去小蹄上附着的软组织,在距腹部10厘米处将脐带剪断,并用碘
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
1.仔猪预防在25和65日龄时对每头猪进行免疫接种,每次注射4次,繁殖母猪在繁殖前15天或断奶时免疫,每次疫苗注射4次,在怀孕期间种猪不应注射猪瘟疫苗,品种公猪应每年注射两次猪瘟疫苗,每次疫苗注射4次。在农场,猪瘟的免疫不可漏掉一次。在养殖期间还要做好免疫检测,做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2.隔离做好猪场、猪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猪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剖检变化表现为: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颈部有黄色胶冻样浸润。全身淋巴髓样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颌下、肺门、膈淋巴结肿胀多汁,呈土黄色,切面流出淡黄色汁液,有的呈紫红色或灰褐色。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黄棕色,质地脆弱,常有出血点或点状坏死,显微镜下可见肝质脂肪变性。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黄色或墨绿色,胆囊黏膜
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幅度大,加上我国南方多阴雨天,北方多沙尘天气,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养猪要因势利导,注意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良好的管理能大幅减少疾病发生和蔓延控制温度。春季时要预防低温的应激,因为低温会使仔猪行动缓慢,易诱发腹泻或排稀软粪,而成猪和育肥猪虽然变化不明显,但在10℃以下的气温下,猪体激热增多,猪只
仔猪副伤寒为一种仔猪常见多发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故也称仔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疫点内最后一只羊死亡或扑杀并经无害化处理后,并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至少21天,疫区内没有新发病例,经风险评估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疫区封锁令。
奶牛在每个泌乳期中的泌乳是有规律的。根据不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泌乳初期产犊后10——15天是泌乳初期,此期应当以恢复牛的体力为主。泌乳盛期母牛产犊后15天,随着产道的恢复,乳房水肿的消失和变软,可逐步加料,促使泌乳高峰的到来。这一阶段能持续2——3个月,是奶牛产奶的关键时期。泌乳中期母牛产犊后1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双股线状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0纳米,有囊膜。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也可感染钝缘软蜱,并使其成为储存宿主。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存活时间长达半年,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但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较敏感,加热55℃30分钟或60℃20分钟病毒即会被杀灭
1、待宰牲畜的运输牲畜运输对肉的质量的影响经常是被忽视或低估的。屠宰前通常进行的运输对牲畜来说总是有应激,它会损害牲畜的胴体和组织稠度。典型的应激包括运动应激(肌肉作用)。尽力在移动中的卡车中保持平衡、互不相识的牲畜间的争斗和有限的运输条件都会导致这种应激。这会导致耗氧增加和体温升高而造成心血管系统紧张,如果应激过大可能会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