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两者在形态特征、生理功能以及栽培特点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从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上看,一般籼稻的分蘖力较强,第一穗节较短,叶色较淡,叶片上茸毛较多,谷粒细长,稃毛短、硬、直,抽穗时壳色绿白,容易脱粒,籼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较高,煮饭胀性大,黏性小。粳稻一般分蘖力不如籼稻,第一穗节较长,叶色较深,叶片
荞麦有苦荞麦和甜荞麦之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1、苦荞麦和甜荞麦可以作为食物使用,例如人们熟悉的荞麦茶,做荞麦茶无疑是大多做成苦荞茶的“五谷之王”苦荞麦更好。2、荞麦壳可以用来做枕头,做枕头的话苦荞麦和甜荞麦两者的含量相差不多,都是很高的了,已经超出正常使用需求,但苦荞的透气性要差好多,也硬好多,稍带味道不如甜荞,这也是苦荞麦壳要比
发生渍害的油菜,叶色变淡,黄叶出现早而多,表土层须根多,支根白根少,植株生长弱,叶片或角果现紫色,严重者出现烂根而植株死亡。开花期若水分太多,再加上偏施氮肥,极易出现倒伏或贪青晚熟,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
植物的主生长点背地性是其特点。玉米倒伏后它自己会努力的向上生长,先端因细胞变形快所以会很快直立,越向根部的细胞变形越慢,最后则形成弯曲的植株。因玉米是群体生长,倒伏的会影响光合作用而减产。所以应人工扶直并培土。前期对产量影响不太,后期会造成减产。前期倒伏:指玉米在拔节至抽穗前7天发生的倒伏,这个时期由于玉米植株高还在继续生长,玉米倒
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1选种1.1选择优良品种。将小粒、秕粒、病粒、碎粒挑出,选择大粒饱满无病粒种子。1.2选经过精选加工的种子,水分不超过13%。1.3药型选择用量。要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种衣剂。玉米种子包衣作为一项已经推广数年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的农民朋友对玉米种子包衣一知半解,这对如何正确使用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带来了困难。下面介绍一下
枸杞学名LyciμmchinenseMill.和宁夏枸杞学名L.barbarμmL.别名枸杞子、山枸杞。属茄科落叶灌木。主要药用其果实,根皮亦可入药。果实能补肾强腰膝、滋肝明日、清热冷血。主产于宁夏、内蒙古、甘肃、河北等省。江苏、浙江、广东也有一定面积。主要为害叶片。叶面现褪绿黄斑,背面现近圆形霉斑,边缘不变色,数个霉斑汇合成斑块,或霉斑密布致整个叶背覆满
艾叶泡脚的功效1、艾叶有活血化淤、温经通络的功效,用艾叶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淤情况,对于气血瘀滞导致的月经不调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宫寒的女性,平时也可以多用艾叶与温水混合泡脚。2、艾叶泡脚有祛寒的功效,如果存在手冷脚冷的情况,平时可以适当性的泡脚。3、艾叶泡脚有祛虚火的功效,平时如果存在口腔溃疡、牙周炎、胃炎等上火引起的炎
①间苗与定苗。当苗高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每隔3厘米左右留苗1株;苗高达7-10厘米时按株距5-7厘米定苗。②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次中耕除草,特别是发芽初期彻底进行除草。③追肥。定苗后及时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施肥后浇水。④搭架。当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可用竹竿搭设支架,也可用无叶的树枝放在畦面上,起到棚架的作用。
农业措施人工摘除卵块,晚秋或初春对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深翻,消灭越冬蛹。
1、灌水调温,降低田间温度。对已进入孕穗期或抽穗扬花期的稻田,应及时灌溉复水,一次灌水7-10厘米,将田间温度降至35℃以下。后期须密切关注田间水层变化,采取间歇灌溉,湿润管理。2、喷施叶面肥,提高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亩用叶面肥配合光合营养膜肥进行稻田喷雾,达到补肥、增湿、降温、保叶的多重功效。3、防病虫害与防热害相结
地黄鲜货一般亩产1500—2500公斤,每5公斤鲜货可加工1公斤生地。也就是说地黄(鲜生地)一般亩产为1500-2500公斤,干生地一般亩产为300-500公斤。鲜生地一般亩产为1500-2500公斤,干生地一般亩产为300-500公斤。每亩可收鲜地黄1000—1500千克,高产的每亩可达2000——2500千克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
吉林省,辽宁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有栽培。分布于日本、朝鲜和苏联远东地区。
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出苗。
防治玉米果穗秃顶的技术一是精选良种。要选择适合本地栽植的高产、籽粒饱满、生活力强的包衣种子,而且在播前要用晾晒以及拌种等方法处理。种植密度一般在4000株左右,肥力较差的田适当增加株数,肥力较好的田适当减少株数。同时,最好采用宽窄行栽植,以免因肥、水、光不匀而出现弱苗。二是合理施肥。施肥应氮、磷、钾配合,并配合适当施用微肥。肥力低的地
什么是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生长阶段?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叫生育期。其长短因品种特性、生态条件和播种早晚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春小麦生育期100~120天左右,冬小麦230~280天。根据器官形成的顺序和便于生产管理,常把小麦生育期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一般包括: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生物学拔节)、拔节期、
可能是豆角根腐病。该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从伤口侵入。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湿度大时发病重。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红褐色斑点,以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主根腐烂或坏死,侧根稀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死。潮湿时,茎基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防治上除把好育苗关、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外,还应及时清理病
第一就是进行提蔓,以前有人说用翻蔓,但是翻蔓和提蔓最近也有些人研究,还是提蔓相对来说好一点,翻蔓就容易破坏茎叶,所以提蔓就可以了,就把它轻轻提起来,只要保证底下的根断了就可以了,就是地面会产生一些根,把那个根弄断就可以。第二个方法还可以建议您进行摘心,就是您看你那个蔓长多长,大概到50厘米左右,如果长到50厘米左右了,就可以把距离顶端
1;看种子包装日期,2;看种子出芽率,净度、纯度、3;全生育期天数是否复合当地栽培条件,4;看对病害的发生和抗性情况与当地的气候是否适宜。
苞叶变白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此时玉米已进入完熟期,可以收获;二是籽粒乳线消失。生育期在100天左右的品种,授粉26天前后,籽粒顶部淀粉沉积、失水,成为固体,中下部为乳液,两者之间形成较明显的乳线。随着淀粉沉积量增加,乳线逐渐向下推移。当籽粒含水量下降到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