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病品种:即在引种时,应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脱毒优良品种。如适合中原地区种植且抗茎线虫病的优良品种有济薯10号、豫薯13号、苏薯8号、北京553等。2、培育无病壮苗:每平方米苗床撒施3%呋喃丹微粒剂60克,然后盖土;在种薯上炕前用52-53℃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毫米深处的线虫;剪完第二茬苗时,再撒一次涕灭威(施后浇水)或用甲
南薯“88”、双季红薯品种52—752—7红薯、868红薯
一、种薯选择土豆是否高产,主要取决于种子,种薯的好坏影响到种植户的产量和收入,所以,识别种薯的好坏是个主要问题。从种薯外表看,不能只看土豆种个头大小,还应看种薯的光泽,光泽好、新鲜、无腐烂,薯块拿在手里柔软,用刀切感觉脆软,从薯块后头半厘米切一刀看无环腐病(黑圈),这就可说是较好的土豆种。好的土豆种,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一
一、选、整地:淮山是以地下肉质块根为产品,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求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能排能灌、微酸到中性的沙质土壤。选地后在冬季要深耕晒白,种植时按畦高约50厘米,畦宽1.4米(包沟)整地起畦,双行种植,挖好环田排水沟,以保证多雨季节迅速排水。淮山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二、选种、种植:生产上多数采用淮山的气生
~红薯树的病虫害防治红薯树的栽培都是在设施条件下进行的,再加上红薯本身较为抗病,只要控制好营养液浓度、室内温度、光照等条件,一般不会发生病害。此外为保证红薯的绿色无公害性,当发生虫害时,一般采用生物防治--黄板诱杀。将黄色的沾虫板悬挂于网架上,可有效诱杀红蜘蛛、白粉虱等害虫。
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选种紫色红薯按用途可以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选种时根据栽培的目的具体选择。鲜食型的选择口感好、色素含量适中、抗病性好、薯型美观的品种,加工型的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干率高的品种。2、育苗早育、育足壮亩,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是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的基础。为了防止紫红薯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育苗前要严格
一样,紫薯只是甘薯的一个品种。
。“大五星”枇杷比较适合在丘陵地带种植,此类枇杷在采收前本就容易落果。要避免落果现象,水分管理特别重要。首先要选择在干湿均匀的丘陵地带栽培,不能在低洼地带种植。当枇杷遇干旱天气时,要勤于浇水,及时补充水分,当雨水过多时,要及时在枇杷园里挖排水沟排水,避免枇杷吸收过多的水分。给枇杷果子套袋,用塑料薄膜遮雨也是补救的措施枇杷在成熟期出
处暑到红薯收获这段时间称为红薯生长后期,这一阶段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昼夜温差大,红薯的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膨大,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叶色由绿转淡,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呈衰退态势,而薯块的膨大速度加快,故又称薯块迅速膨大阶段。这一阶段薯块增重占全重的60%~70%,是红薯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切实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好叶片,延长
合理轮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5分钟处理好种薯,对于移栽前的幼苗可用50%乙基托布津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苗10分钟,进一步杀菌。折叠加强管理适时中耕保墒,合理追肥,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护肥效,在红薯分枝结薯期后适时喷洒地果壮蒂灵,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加速
看苗情在分枝结薯期,地下根网形成,薯块开始膨大,吸肥力强,此时薯叶面积加大,光合效率提高,需要及早追肥,以达到壮株催薯、快长稳长的目的。对长势较好的,可减少肥料用量。若提苗或团棵肥施氮量较大,催薯肥可只追施钾肥,每亩可施硫酸钾10公斤左右。看时间催薯肥一般在栽秧后45天左右施用,此时地上部分已甩蔓下垄,薯块已基本定型,在垄的一侧,用犁
高垄栽培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把栽培行做成20-30公分高的垄,作物种在垄上,增加通风透光的一项栽培方式。别看就是把栽培行抬高一点点,却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高垄适宜密植,能有效提高产量。由于作物栽在高垄上,叶片上冲,较深的垄沟变成通风,透气,透光的走廊,适宜密植,能促进作物发挥群体增产优势,一般能增产10-30%,有的作物能增产50%以上。其
紫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C、B、A等8种维生素和磷、铁等10多种天然矿物质元素。其中铁和硒含量丰富。而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是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可留在血清中,修补心肌,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癌细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预防胃癌、肝癌
种植后可用乙氧氟草醚、恶草灵、二甲戊氯灵等。
在红薯生长后期,合理施肥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叶片的同化能力,促使养分向块根输送,从而提高产量。叶面喷肥红薯进入生长后期以后,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可进行叶面喷肥。对长势弱的丘陵坡地、平原沙地或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可喷施0.5%的尿素液,对长势偏旺、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一般田块可喷施0.4%~0.5
1、堆藏: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先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之后,将土豆入仓,一般每平方米堆750公斤,高约1.5米,周围用板条箱、箩筐或木板围好,中间放若干竹制通气筒。此法适于短期贮藏和秋土豆的贮藏。2、通风库贮藏:将马铃薯装筐堆码于床内,每筐约25公斤,垛高以5-6筐为宜。此外还可散堆在床内,堆高1.3-1.7米,薯堆与库顶之间至少要留60—80厘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是非谷类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高产栽培中,薯类作物施肥必须根据其营养特征、土壤、环境、栽培条件等,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产量与效益。一、薯类作物的营养特点薯类作物需肥量较大,尤其对钾的需求远多于禾谷类作物,是喜钾作物。一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以钾最多、氮
一、良种的地域性。良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求特定的生态环境。在引进良种种植时,一定要考虑两地的生态条件是否接近或相似,因为种植制度、肥力、土质的不同都会造成良种生产的差异。二、良种的时效性。良种在生产利用上一般都具有时效性,所以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栽培条件、栽培方式等进行利用。三、良种的品种特性。良种区
一、剪除顶端芽当春初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要及时剪除旧蔓的顶端幼芽,留下基部约3厘米左右,促使基部新芽更快长出。二、搞好中耕锄草必须及时中耕锄草,疏松苗地,促使地下部早开新根,地上部早长新叶;同时,通过除净杂草,清洁苗地,有利薯苗生长。三、及时追肥追肥要早,应多施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促进薯苗生长粗壮。一般每亩施火烧土粪1500-2000
1、地窖选择。位置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以红壤土为主的地方。地窖的深度以3m左右为宜,地瓜的两个储存洞高度不低于1.8m,长宽不低于2.5m,这样的地窖可贮藏鲜地瓜4,000kg左右。2、地窖处理。旧窖洞要重新挖一遍,以见新土为准,旧土运出窖外。如果窖内比较干燥,可泼几桶清水,以保持窖内湿润。存放地瓜前要用50%多萝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