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余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缝隙杂草中越冬。自早春桑芽脱苞到晚秋11月可连续繁殖,以夏秋季干旱时发生最多。雌成虫常2-3头集中在叶脉分叉处吐丝结网,躲在网下,每次产卵2-3粒或4-5粒。
防治方法编辑1、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不粘重,无病地或轻病地作苗圃,不用旧苗床土。2、精细整地,深耕细整,施用净肥。3、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熏蒸,即在播种三星期以前,耙松土壤表层,每平方米苗床土上用36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加水9至27公斤(加水量据床土干湿而定),均匀喷洒稀释药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覆盖一星期后揭膜,并耙松土壤,让
1、实行苗木检疫成虫迁飞扩散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远距离运输带虫苗木而助其传播,因此要严格检疫制度,及时剪除虫瘿烧毁,以防止传播和扩散。2、选择抗虫品种如小青杨×加杨、小叶杨×沙兰杨,对之有较高的抗性,加强苗木管理,苗木机械损伤常引发产卵和幼虫入侵。3、人工捕杀在白杨透翅蛾集中羽化期,可人工捕杀、修剪虫瘿及时烧毁。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
初病时症状不显著。当皮层开始腐烂时,一般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的叶片白昼萎蔫、叶形甚小。此时剥皮,可见腐烂病状。过一段时间后,病皮失水干缩,并在病皮上开始生出朱红色小疣,这是产生分生孢子的瘤座组织,成为该病的明显病症。若病皮绕枝干一周时,就出现枯枝和枯干病状。初秋在枯枝上又生出红褐色小粒堆,每个小粒顶端下凹呈脐状,这是病菌的子囊
1.改善栽培条件,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光照充足、不积水且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栽培。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注意抗旱排涝,使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3.合理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搞好冬季清园工作,扫除病枝叶集中烧毁;生长期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掉烧毁,可有效减少病害初侵染菌源和再侵染菌源。4.合理使用药剂及时防治,注意药剂交替
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40%氧乐果乳油、45%乐斯苯、4.5%的高效溴氰菊酯等,用药量为2-4ml/250px胸径,原药液或一倍稀释液,封好注药口。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方法一、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松树的寿命有6000多年。
介绍的不具体,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马陆,如果是,这种虫是不会咬人的。
啄木鸟啄食的害虫包括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
起火原因有很多,打雷,干旱高温,火山爆发以及人为原因等等,产生原因需要条件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2、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3、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森林火灾便不会发生。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
沉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幼苗枯萎病幼苗枯萎病发生于苗床致幼苗枯萎死亡。老苗床、排水不良、种植密集易发病。防治方法:①种植前消毒苗床、合理密植;②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使用70%敌克松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淋土壤2~3次,每次间隔7~10天。2、炭疽病炭疽病危害叶片,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呈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斑,有些病斑呈轮纹状
防治方法折叠编辑本段(1)选用黄鲁桑、湖桑等抗(耐)病品种。(2)剥除初侵染病芽,控制再侵染。一般在4月份分3次巡查,及时剥除病芽,早春要在"泡泡纱"状将变黄色前突击去掉病芽及病梢、病叶,清除初侵染源,可收显着效果。(3)加强桑园管理。彻底夏伐,消除病菌在绿色组织里过渡存续的机会,可减少侵染和发病;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加强桑园的肥培管
树木吊挂药瓶防治病虫技术在树干上吊挂装有配好药液的瓶子,并通过棉芯把瓶子中的液引注在树干上钻的小洞中,其药液可以通过树木的导管输送到树冠是的枝叶中,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此法具有省工、省药、高效的优点.一、适用对象本法适用于果树和林木的蚜虫、红蜘蚜、介壳虫、锈壁虱、栗瘤蜂、天牛、吉丁虫等食叶蛀干害虫和褐斑病、轮纹病、烟煤病等侵染性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规定,调运植物、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经过检疫:(1)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2)列入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植物产品,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3)对可能受疫情污染的包装材
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树皮平滑,红褐色;枝粗壮,有膨大的节。叶椭圆形、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顶端钝形或浑圆,基部阔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叶柄粗壮,长1-1.5厘米;托叶早落,长1.5-2厘米。二歧聚伞花序,有花4(-9)朵;总花梗长短不一,1-3个着生上部叶腋,长2-4厘米;花具短梗,盛开时长1-2厘米,直径2-2.5厘米;花萼裂
引起黄叶的原因很多,如缺水、少肥、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病虫害、气候、浇水不当、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均可引起叶片黄化。具体视情况来定。有以下几种情况供你参考:一、水黄。由于长期浇水引起的叶黄,表现在嫩叶阳黄无光泽,老叶则无明显变化,根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应节制浇水,重者可脱盆,放荫凉处晒干土后再重新上盆。二、旱黄。由于缺水或浇水偏少而引起
成虫雌蛾体长20mm,翅展46mm,雄蛾小。全体灰褐色。触角暗褐色羽毛状。前翅上具深褐色斑纹,外缘顶角下方向内凹,翅面上具褐色横带2条,2带间具1深褐色新月纹。后翅棕褐色。卵长1.2mm,横径1mm;扁平椭圆形,初白黄色,后变灰白色。末龄幼虫体褐色,具斑纹。四龄体长40—65mm,头小,胸部2、3节特膨大,第2胸节背面有1对黑纹,四周红色,第3胸节背面有2个深
芙蓉树锈病在枝梢、叶柄上病斑近圆形、椭圆形或棱形,直径2—5mm。嫩梢及叶柄扭曲呈弯形,重者枯死。幼树主干病斑梭形下陷,长径2.8—4.5cm,横径2.0—2.5cm,呈曲型溃病斑。荚果上病斑多数为扁圆形,直径0.3—1.0mm,叶上病斑很小,近圆形,直径0.3—1.0mm,上述病斑初期均产生黄褐色粉状物,为病原菌夏孢子堆,后期在病斑上又产生大量而密集黑色粒状物,为
榕管蓟马危害细叶榕。成虫和若虫吸取细叶榕嫩叶、幼芽的汁液而为害,是刺吸式口器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