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 > 森林保护 > 桑赤锈病的防治技术? 森林保护

桑赤锈病的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1)选用黄鲁桑、湖桑等抗(耐)病品种。

(2)剥除初侵染病芽,控制再侵染。一般在4月份分3次巡查,及时剥除病芽,早春要在"泡泡纱"状将变黄色前突击去掉病芽及病梢、病叶,清除初侵染源,可收显着效果。

(3)加强桑园管理。彻底夏伐,消除病菌在绿色组织里过渡存续的机会,可减少侵染和发病;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对低洼潮湿的桑园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及时采摘桑叶,促进桑树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4)在发病初期病叶上"泡泡纱"状病斑未转黄色前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百科乳油3000倍液、12.5%三唑醇(羟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重点喷洒桑芽,隔20天1次,防治2~3次。春季防效可达90%左右。此外也可用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向嫩叶新梢上喷布可控制为害。喷洒40%灭病威(多;硫胶悬剂)600倍液,锈孢子变焦死亡。也可在初发病桑园用25%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000倍液,喷布2-3次,喷药间距20天左右,可控制发病。

1)人工摘除病芽。在桑芽脱苞到开叶期,锈孢子成熟飞散前经常巡视桑园,发现病芽及时摘除、烧毁,每7-8天1次,直至不再出现病芽为止。此法防治效果达80%。(2)药剂防治。用25%粉锈宁1000倍稀释液喷洒桑芽,春季防治效果为90%,夏季防治效果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