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地区可以种植西瓜,水稻等作物。
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
烟草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占40%—50%)羧酸、色素、萜烯类物质、链烷烃、类脂物质等组成,同时还有一些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如硝酸盐等)以及某些污染物(如农药、重要金改元素等)。
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烟草主要病害有:烟草炭疽病、烟草猝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根黑腐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蛙眼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角斑病、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丛枝病、烟草根结线虫病等。分为
根据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把红花烟草为烤烟、晒烟、晾烟、熏烟四大类
田间杂草和越冬蔬菜为主要初侵染源。经汁液摩擦及蚜虫传毒,主要靠烟蚜、桃蚜传毒。蚜虫发生数量大发病重。气温25℃,利于病毒增长,TEV浓度升高发病重。
烟草的根是植株生长的基础。有了强大的根系,才能保证地上部的正常生长发育。烟草的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部分。种子萌发,胚根伸出种皮,逐步发展形成主根,通常称为初生根。开始,胚根不发生侧根。胚根发展成主根时,在主根周围生出许多侧根,称为一级侧根。
烟草在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如受到干旱威胁就会明显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就目前来看,采取有关农艺措施来改善烟株生长对水分需求状况仍是主要途径。烟草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抗旱品种。经常遭受严重干旱的烟区应选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2)幼苗后采用地膜覆盖的技术,可减轻干旱的影响。(3)烟苗要达到生长发育状况良好、有机物质积累较多的壮
缺钾症状,首先在叶尖部出现黄色晕斑,随缺钾症加重,黄斑扩大,斑中出现坏死的褐色小斑,并由尖部向中部扩展,叶尖叶缘出现向下卷曲现象,严重是坏死枯斑连片,叶尖、叶缘破碎。烟株早期缺钾,在幼小植株上,症状先出现在下部叶片上:叶尖发黄,叶前缘及叶脉间产生轻微的黄色斑纹、斑点,随后沿着叶尖叶缘呈V形向内扩展,叶缘向下卷曲,并逐渐向上部叶扩展。
要根据烟叶的产量品质指标,土壤肥瘦、品种习性、水利和气候等因素,全面考虑,灵活掌握,以氮为主,配合磷钾,在一般土壤肥力上要求烤烟品质达到中上等以上,每667m2产烟叶100〜150kg,需施纯氮7.5kg左右;每667m2产200〜250kg,约需施纯氮10〜12.5kg。其中农家肥料用量按氮量计算,应占施肥总氮量的70%以上,施用单一化肥不宜超过总氮量的25%。氮素确定之后
病害最显著的特征是叶片的正、反两面及茎杆上着生一层白粉。初期被害叶片表面出现圆形小斑,叶片背面也产生毡状斑块,斑块叶片退绿、皱缩,最后变黄变褐枯死。
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远离茄科作物,防治传毒;选种健壮无病状的苗;及时除掉病株、病叶,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②种子用0.1%硝酸银或0.1%磷酸三钠液浸种10分钟,清洗后去播种。③发病初期,进行预防或田间病毒病零星发生时进行防治,采用锌糖粉+葡聚烯糖(或者吗啉呱)等上述病毒药+吡虫啉(或阿
乙烯利催黄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分布较广。但有的地区,由于受当时气候、施肥、管理等影响,造成烟株晚熟,成为绿烟。云南玉溪称这种烟为‘老憨烟”,河南许昌则称“黑暴烟”。用绿烟烤出的烟叶,是青绿或枯焦,品质低劣。但用500~2000ppm的乙烯利,每亩药液用50~100公斤进行处理。在处理后3~4天,烟株自下向上约2~4台叶(每台二片)即能由绿变青黄,
烤烟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7.5一10度
烟草田杂草的防除可分为苗床防除和大田防除。而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是防除烟田杂草的最佳选择。据有些农药检定所所做的药效试验显示: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对烟田杂草的综合鲜重防效达90%以上,基本控制杂草对烟草的危害。针对烟草田不同的生育期,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都有所不同:1、防除苗床杂草时,一般采用播前土壤处理,即在播种前3~5天,用药量为100~1
消毒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确保烟苗健康的关键措施。部分新育苗专业户往往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是用喷雾器简单地喷洒一遍,结果不仅棚内消毒不到位,棚外消毒也不到位,杂草丛生,为病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如何做好消毒工作呢,首先要保证营养土消毒到位。育苗所使用的营养土现在都是由育苗专业户自己沤制,通过近几年的检查来看,质量差别很大,主要
烟草环斑病毒病症状:我国山东、河南、安徽、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陕西、台湾均有分布,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大田发生较多。染病叶上产生轮纹状或波浪状的坏死斑纹,大多褪绿变黄,维管束受害后影响水分、养分输送,造成叶片干枯,品质下降。茎或叶柄上可见褐色条斑或凹陷溃烂。
黑胫病菌属藻菌纲、疫霉属。病菌可在土中、堆肥和病残体上存活2~3年,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肥料中越冬。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土、病肥、灌溉水以及病苗。在条件适宜时,田间病菌通过流水、农事活动传播,雨水冲溅也能形成反复侵染。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0~5厘米土层活动,主要为害土表及土面以下5厘米深的茎基部。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人工捕捉。清晨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
可以减少烟田病虫害,提高烟叶产量,防除杂草最经济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