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管玉米分蘖掰还是不掰,最终还是得看它是否会影响产量。P.R.Carter的结论是:玉来的分孽不会影响田间籽粒产量。史振声的研究结果为:在8个产量性状中除每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变化外,其余6个性状留蘖比去孽均有显著改善。每穗粒重量最为突出,平均由36克增到62克,增加72.22%。二是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大,平均增加66.04%。
青贮玉米按收获物和用途来进行划分为:籽粒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三大类型。
品种特性平均生育期126天;株型半紧凑,株高311厘米,穗位134厘米;收获时平均绿叶片数14片;空秆率2.7%,双穗率0.5%;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大斑病0级~1级,小斑病0级~1级。株型不同。青贮玉米品种植株高大,一般在2.5米~3.5米,最高可达4米,以生产鲜秸秆为主,而普通玉米则以生产玉米籽粒为主。收获期不同。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
想在我们这里发展一下优质的金针菇标准为柄长、盖孝白色、质脆,要达到这一标准,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把好“五关”。一、选袋与装料。袋栽金针菇以17×35厘米密封强的聚丙烯袋为好(生料栽培时可用乙烯袋),每袋装料600-650克(湿重),袋上端留15厘米高度不装料,料要压紧实,装好后用绳扎好袋口。二、灭菌与接种。料装好后应及时移入灭菌锅中灭菌,常压灭菌
一、早施磷肥(在玉米3-4叶期以前施),预防缺磷症状发生,并且以速效磷肥为主,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0-15kg,已经出现缺磷症状的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二、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做到雨停水干,田间不积水。
为保证玉米果穗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的效果,减少果穗及子粒破损率,秸秆还田的合格率,根茬的合格率和秸秆切段青贮的要求,玉米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1.实施秸秆青贮的玉米收获要适时进行,尽量在玉米果稍籽粒刚成熟时,秸秆发干变黄前(此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利于青贮)进行收获作业。2.实施秸秆还田的玉米收获尽量在果桔子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
什么时候操作玉米“一防双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药玉米大喇叭口期(播种后35-40天),所谓玉米“一防双减”技术,就是在玉米大喇叭口至雌穗萎蔫期,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害,减少玉米中后期穗虫发生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
防治蛴螬、金针虫、蓟马、蚜虫,同时对促进玉米苗期生长作用明显,拌种植株根系强健,抓土能力强,为玉米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防治蛴螬、金针虫、蓟马、蚜虫,同时对促进玉米苗期生长作用明显,拌种植株根系强健,抓土能力强,为玉米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3)进行大面积轮作。(4)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5)药剂防治。(勘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1)灰飞虱传毒引起,一旦带毒,终身带毒,持久性传毒,玉米一叶一心时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5-6片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表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种玉米前干旱,菜地,周围杂草多等易得病;(2)防治时间:6.20-30;(3)用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氢或2.5%氯氟氢菊酯25毫升,48%毒死蜱乳油25毫升,25%扑虱灵乳油30毫升,1.8%阿维
~两茬春秋玉米栽培技术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高效的优良品种通过春秋两茬鲜食玉米新品种引进多年试验示范,选育出了适应我市种植的春秋两茬鲜食玉米品种。推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是超甜2000、华珍,糯玉米品种是渝糯7号、燕禾金2000、甜糯888、黑糯。2、适期播种春玉米分为两期播种,第一期2月上旬(立春节令)开始;第二期3月上旬。秋玉米分为两期播种,第一期6
瓢虫是一种吃介克虫、蚜虫等害虫的益虫。
玉米瘤黑粉病的主要症状玉米瘤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瘤状物。苗长到约0.3m高时,症状更加明显。受害严重的幼苗,很早枯死。在以后生育期间,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杆、雄穗、果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在拔节前后,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菌瘿。叶片上的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向上
从肥料的用量上看,各种肥料作底肥的具体用量可参照当地多年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及目标产量等综合因素确定,一般高肥力土壤上氮肥总用量的30%左右作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则有50%-70%的氮肥作为底肥,而磷、钾肥及微肥尽可能一次全部底施。从肥料品种上看,氮肥中的碳铵,磷肥中的普钙、二铵、钙镁磷肥、三料,钾肥中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微肥中的锌肥、锰
排水降渍。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中耕松土。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培土。早施苗肥。要及时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
导致苞叶短小的主要原因有:1、干旱缺水:拔节期正是玉米穗分化期,拔节期高温遇旱(卡脖旱),导致苞叶和果穗分化不同步,出现苞叶短现象。2、天气原因:阴雨天气,光照、温度不足,光合作用降低,导致苞叶生长缓慢、生长不足,长不到应有的长度,穗抽却正常生长超出苞叶,导致露顶。3、过度密植: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影响玉米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乡工业区或四周空气污染经常出现,使玉米生产受到较大损失: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排出对作物有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此外在日常照射下,由氧化氨、碳化氢之间进行光合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过氧乙酸硝酸盐也可对玉米产生毒害。主要症状如下:一是臭氧:在甜玉米上的症状表现为暗色、灰绿色水浸状病斑,在叶片两面变为褐色至白色坏死斑
1、及时防虫,这个时期害虫较多发生较集中,有灰飞虱、叶蝉、蓟马、瑞典蝇、蚜虫、芒蝽等。一般2-3叶期防治一遍。2、及时查苗补苗。3、玉米苗3-5叶期化学除草,没有进行封地面除草的可以在这个时候化防。4、注意二点委夜蛾防治,发现萎蔫,及时查看可采取清理垄间麦秸的措施,或者用氯虫苯甲酰胺配制毒饵放在垄间诱集杀死。播后出苗前:主要的防治对象是玉米
(1)速冻冷藏保鲜:甜玉米果穗采摘后,剥去苞叶,蒸煮12分钟左右,迅速冷水冷却,沥净水后,每个果穗单独装入聚乙烯袋内,在-30~-40℃低温冷库内速冻48小时后,可在-10℃的冷库长期贮藏。(2)冷藏保鲜:将新鲜收获果穗于冰水中浸泡10分钟,密封在0℃条件下贮藏,保鲜期可达8~15天。控制冷库中氧气含量2%~4%,二氧化碳含量10%~20%,贮藏期可延长到3周。
玉米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雄穗受害多数病穗仍保持原来的穗形,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发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病果穗较粗短,基部膨大,不抽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数除苞叶外全部果穗被破坏变成菌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