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是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顶腐病病菌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害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及产量。
玉米出苗不好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播种时间过早。玉米播种过早,由于地温较低,发芽慢,易粉种坏种,易发生丝黑穗病。2、覆土过深,深浅不一。3、种肥隔离不够,特别容易烧苗。种子和化肥要隔离7厘米以上。4、种子活力不够。若成苗率达不到九成以上就不建议单粒播种。5、除草剂药害,也是造成玉米出苗不好的主要原因。6、种子芽率不够,也是玉米出苗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消灭病残体。进行种子消毒。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防虫、减少伤口。充分成熟后采收,充分晾晒后人仓贮存。2.药剂防治参照玉米干腐病防治.
如果你储存的量不大的话,你可以放到冰箱里。鲜食嫩玉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负0.5℃到+0.5℃之间,相对湿度要大一些你可以先把嫩玉米采收后1~2个小时内将玉米穗迅速预冷至0℃。给玉米穗加湿,以防止失水;等玉米冷冻后。再剥去大部分叶,仅留一层内皮,装入保鲜袋内放入冰箱。贮藏温度为负0.5℃到+0.5℃.这样最多可以保持1个月,是最多一个月。你还可以真空
主要侵害玉米叶片,偶尔危害玉米苞叶和叶肖。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了堆。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水分大量蒸发,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料不饱满,导致减产。更严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我们这里紧凑型玉米种植密度是4500-5000株,多的达5300株左右。
玉米白化苗是玉米生产上常见的一种苗期病害。玉米白化苗有一种小苗一出土就表现白苗,这是一种遗传现象叫致死基因白化苗,它因缺乏叶绿素不能自营生活,不久就死去。另一种白化苗,发生症状一般从玉米4叶期开始发生,心叶基部叶色变淡,5~6叶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
1、地膜规格选用:选用规格为80—90厘米,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微膜,亩用量2.5公斤。2、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蔬松,肥力中等,增产潜力大的平地和缓坡地,不宜选择陡坡地、瘠薄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田块种植。3、选用良种,药剂拌种: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选用罗单3号、罗单9号会单4号,杂单201、西山707等优质杂交良种,用20%的多菌灵浸种,播种前用50
1、选用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治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目前,适合各地种植的玉米杂交良种很多,应良中选优,到信誉好的种子部门购买,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种甚至假种。2、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种而定,不可过稀,也不可过密。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
㈠田间管理1、查苗补缺、间苗、定苗⑴出苗后进行查苗补缺,缺塘的应在3~4叶时,在阴雨或停晚带土移栽,栽后浇水,覆土保墒,成活后追高效化肥、保苗生长、提高大田整齐度。⑵间苗、定苗:为了避免早间苗造成缺苗或晚间苗形成老苗、弱苗,可分次间苗,第一次在3~4叶时间去过多过密集的幼苗,第二次在4~5叶时间苗,结合定苗进行,去弱留强,每塘留1株。2、中
青储玉米,就是将鲜玉米棒连同鲜玉米秸秆粉碎,填进青储池内,用塑料膜盖上密封,经发酵30天至40天,可用作奶牛饲料。青储玉米,就是将鲜玉米棒连同鲜玉米秸秆粉碎,填进青储池内,用塑料膜盖上密封,经发酵30天至40天,可用作奶牛饲料。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
目前已进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期,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能取得明显的控害效果,且方法简便,持续控害效果好,是玉米田绿色防控措施之一。一、主要优点1、使用简便:释放赤眼蜂方法简便,只需要将蜂卡挂在植株上即可,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操作,不会发生人员中毒等危险。2、省时省工:释放赤眼蜂每亩地只需要挂8~10个蜂卡,操作快捷,成人平均每人半天可挂卡5
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病毒病的种类主要有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在大多数玉米主产区两病混合发生。
(1)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隔离区的范围要求在300米以上,在300米隔离区内,不能种有与该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可采取时差隔离的方法,但花期相差至少要25天以上。在一个地方,1个生产季节最好只种1个玉米品种。(2)精细整地,适时和分期播种,陆续采收上市。为提早上市,提倡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技术,提早播种,实现1年3~4熟。为了延长采收期,确保市场
生产上应以种植抗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田间病害发生较重时,切忌秸秆还田或用病残体沤肥,对病残体要进行深埋处理。用病残体沤制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同时,重病田可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逐年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不要随意加大栽培密度,以提高田间通透性。种植玉米前,应尽可能地多施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要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
玉米粘虫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防治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乳油75-100克等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主要的因素有两点:一个原因是苗子上携带病原菌和虫卵;另一个原因则是棚室保护不好,棚外病虫害又传到棚内。蔬菜定植前,菜农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加强预防措施,确保秋延迟蔬菜定植后生长良好,病虫害减少发生。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等密切相关。一、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1.密度过大造成营养不良;2.雌穗分化后期出现干旱或者阴雨寡照花期不遇而造成项部花丝不能授粉;3.抽雄前遇高温干旱造成雌雄花期不遇而造成顶部花丝不能授粉;4.授粉后期阴雨造成顶部花线无法授粉而秃尖;5.病虫草害因素:玉米各种病虫草害的发生,都
雌穗上多发,天穗上也见过,叶片上发病的见过没?没见过的收藏啊。:玉米瘤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瘤状物。苗...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叶片感病了,很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