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用量为每亩70kg~80kg。对底质差的池塘,可施有机肥,每亩150kg~250kg,培养优势种群的藻类,以便肥水下塘。2、养殖水体最易出现的有害生物是水绵、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当池水发现水绵时,可用草木灰进行遍洒;当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水体变成墨绿色,解决办法是在高温季节经常换注新水,有条件的可套养
答:龙须菜的敌害生物有附生杂藻类及食藻动物。杂藻类主要是刚毛藻(绿藻)和多管藻(红藻),它们与龙须菜生长在一起,不但与龙须菜争夺空间与营养,还影响龙须菜的产品质量。如果龙须菜生长旺盛,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必特别处理,随着温度的降低,附生杂藻危害减轻并逐步消失。藻钩虾、团水虱等甲壳类动物,它们在苗绳上筑巢繁殖,不断吞噬龙须菜,当这
从幼苗出库下海培养到分苗为止,这段时间为幼苗暂养阶段。幼苗暂养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幼苗的健康和出苗率的多少,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分苗进度。出库幼苗暂养要选择风浪小、水流通畅、浮泥杂藻少、肥沃适宜和安全的海区,使幼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幼苗下海后,随着幼苗个体的长大,要尽快拆帘,避免因幼苗生长过于密集而相互遮光。初下海及拆帘前后,水层略深
大量使用不可溶的有机肥,使池塘中无法利用的有机质严重过剩,耗氧物质增加,藻类因氧气不足老化、死亡。所以,池塘中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藻类是不是易老化的。池塘中出现藻类老化和死亡的现象,最多的不是因为池塘的肥力过剩,而是大量耗氧物质的积累导致的缺氧。正如在池塘水面多老化藻类和死藻的时候,池塘在肥水过程中,尽量使用可溶性的有机肥,减少过
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斑点叉尾鱼回出血病、肠炎等病发时,鱼的摄食量显著减少。当草鱼种、鲫鱼
目前,主要采取化学、生物和机械的方法调节水体氮磷含量,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改善水质,减少池塘水华的发生。池塘水华的主要防治措施有:1.干草除藻。将稻草、干草和碎树叶放入池塘水中,以降低浮游植物的丰度,大麦秸秆对所有藻类都具有抑制作用,对蓝、绿藻的抑制最为明显。2.降温。夏季可以通过抽取地下水降低池塘水温(1-2℃),减少池塘水华发生。3.钙
蓝绿藻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大约出现在38亿年前,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可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强辐射,所以从热带到极地,由海洋到山顶,85摄氏度温泉,零下62摄氏度雪泉,27%高盐度湖沼,干燥的岩石等环境下,它均能生存
紫菜的采割,是分次数的,而且,采割过的紫菜可以再生长。第一次长成的紫菜,头次采割,叫头水紫菜,后面的依次叫二水,三水,四水。采壳孢子苗后40~50天,紫菜叶片长到20~30厘米,即可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收1次。整个养殖期可采收12次左右。头水紫菜的产量低,营养价值最高,是紫菜中的极品,食用口感最佳。
紫菜是生活在沿海潮间带的海藻。紫菜属是世界性种类,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寒带到热带都有分布,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紫菜种类近140种。我国北起辽宁省,南至海南省沿海都有紫菜分布,现已记录定名的种类约17种。常见的种类有条斑紫菜、华北半叶紫菜、少精紫菜、圆紫菜、铁钉紫菜和坛紫菜等。
一、对病鱼忽视检测带入越冬池塘。当水温低于摄氏10度鱼儿就基本停食进入冬眠状态。但一部分病源体仍然可蔓延繁殖。如原生动物的粘孢子虫、车轮虫等,它们属于低温动物,其寄生虫可在冰下生存。因此冬季鱼儿上浮游边死亡与其有直接的关系。怎样有效预防?一般采用冰上打孔灌注,用0.1ppm的环烷酸铜,隔两天使用一次,连用两次。或者在冰孔下悬挂500克虫敌治孢
一、池塘不合格。有五类池塘易引起鱼种越冬死亡:1.水质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弱、产氧量少的池塘。2.水中有机物质过多,分解耗氧量过大的池塘。3.保水性能差,水位下降,水很浅,鱼儿活动空间小,缺氧又受冻的池塘。4.污水流入池塘,严重影响鱼类生长。5.池塘水面被冰雪覆盖严重,池塘透明度很小,光合作用很弱,鱼类终因缺氧严重死亡。对策:
我国海藻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但现代海藻栽培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海藻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发展及栽培关键技术的逐步解决,我国海藻栽培在产量和规模上都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成为海藻栽培大国,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3%。海带、紫菜、裙带菜、江蓠和羊栖菜是主要栽培和出口物种。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是主要栽培产区。据统
大型经济海藻主要有:褐藻的海带、裙带菜和羊栖菜;红藻的坛紫菜、条斑紫菜、龙须菜、细基江蓠、红毛菜和麒麟菜等。
藻类分为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多细胞藻类的生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无性生殖细胞——孢子为基础的【孢子生殖】,一种是以有性生殖细胞——合子为基础的【有性生殖】
蓝藻,衣藻,红藻,绿藻
裙带菜营养价值丰富,含钙量是“补钙之王”牛奶的10倍,含锌量是“补锌能手”牛肉的3倍.2.500克裙带菜含铁量等于21斤菠菜,含维生素C量等于1.5斤胡萝卜,含蛋白质量等于1.5个海参.其含碘量也比海带多.3.裙带菜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索B2、维生素C,叶酸,镁,钠和多种氨基酸及褐藻胶酸、食物纤维等营养素.裙带菜亦称海芥菜,是一种水生可食藻类。100克干品中
我国目前已经开展栽培的大型经济海藻主要有:褐藻的海带、裙带菜和羊栖菜;红藻的坛紫菜、条斑紫菜、龙须菜、细基江蓠、红毛菜和麒麟菜等。
分苗:把经过暂养后附着在育苗器上的密集小苗剔下来,分散夹到养成的苗绳上称分苗。分苗能改善海带的生长环境,促进海带的快速生长。(1)分苗规格和时间、出库幼苗经20天左右下海暂养后一般体长达到8-10厘米以上时即可开始分苗。分苗早虽有利于海带的生长,但过早分苗由于幼苗规格小,柄部太短,夹苗操作不方便,不但脱苗率高,而且容易夹在幼苗的生长部而影响
有暖胃、宽胸、利尿、益肾的功能。经常食用龙须菜,有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以及抗癌作用。
龙须菜的种苗是通过营养繁殖得来的。目前,我国龙须菜种苗实际形成了南北方栽培区域相互提供藻种的格局,这是南北产区生产季节互相错开的结果。广东、福建和浙江的南方产区主要栽培期在11月至翌年的5月,山东、辽宁等北方产区栽培期约6~11月。5月南方栽培生产结束,正好为北方提供苗种;10~11月北方龙须菜栽培期停止,也恰时为南方提供苗种。另外,我国龙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