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怎样防止大豆“走油”? 其他

怎样防止大豆“走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豆要保持充分干燥,要及时翻搅通风,以散热散湿,如发现返潮,可在日光下曝晒,晒干了晾凉,盖严保管

所谓“走油”,即在靠近大豆种脐的部位出现红色斑点,接着红色范围扩大,颜色亦随之而加深,呈赤褐色,种皮失去光泽,用手碾压,则容易破碎脱落的现象。通常大豆在含水率超过13%、气温高于25℃的条件下极易发生“走油”。  
  预防大豆“走油”的关键措施是要保持大豆长期干燥,严防吸湿回潮。在收获贮藏期间应做到:
  (1)大豆应带荚晒干再脱粒,这样既可以利用当时的高温将含水率降到最低程度,又可以减少脱皮爆裂性破碎,提高其商品价值。
  (2)新鲜大豆贮藏的头30天,由于呼吸旺盛,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因此应及时翻倒通风,以散热降湿。有条件的农户,干燥的大豆应尽可能采取低温密闭保管。
  (3)大豆一旦吸湿回潮,应采用日晒的办法降湿。大豆日晒的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以不超过44~46℃为宜。
  (4)大豆晒后不能趁热入库,必须摊凉后才能收藏,以降低大豆本身的温度,防止发热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