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方,谷子或粟单胞锈的其他寄主可以终年生长,病原菌可持续侵染,全年发病。北方每年的初侵染菌源,可能是在南方越冬、随气流北移的夏孢子。有试验证据表明,夏孢子在我国华北地区还可以就地越冬,翌年部分夏孢子仍有侵染能力。初侵染引起的病株又复产生新一代夏孢子,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使病株不断增多。在华北,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谷子锈病主要流行时期,估计夏孢子可繁殖3~5代。华北地区常年7~8月份的气温适于锈病发生,最热的8月份,气温多在28℃上下,锈病仍可正常发生。7~8月份的降水量是决定当年锈病流行程度的关键因子,降水多的年份,锈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干旱年份发病轻。地势低洼、植株过密、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发病也重。谷子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中具有丰富的抗病材料。
上一篇: 大豆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