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猪黄痢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3日龄左右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很短,仔猪出生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死亡率极高,主要特征为腹泻,粪便呈黄色液状。治疗:(1)土霉素:每千克体重10-15mg,每日1次,灌服,连用5-7日。(2)氯霉素:灌服,每千克体重5-10mg,每日1次,连用3-6日;肌肉注射:1mg,连注2-3日。(3)泰乐菌素:每千克水溶解57mg,连饮5-10日。(4)庆大霉素:5000单位肌肉注射,或2万单位口服,每日2次。(5)庆大霉素(4万单位/ml)与氯霉素(125mg/ml)或卡那霉素(250mg/ml),按1:2比例混合,肌肉注射,每次0.2-0.3ml,每日2次。
2.仔猪白痢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20日龄以内)的一种下痢性传染病。特征:下痢时排出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粘糊状粪便,具有恶臭味。
治疗方法:(1)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敌菌净:按5:1的比例混合,每千克体重60mg,内服,首次倍量,每日2次,连服3日。(2)氯霉素:每头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3日。(3)庆大霉素:每头100-250mg,每日1-2次,肌肉注射,连注3日。(4)磺胺嘧啶钠:每头2至5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连注3日。或腹腔注射,每头仔猪1mg。(5)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第一次每千克体重0.4mg,以后每千克体重0.2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3日。(6)出生仔猪在未吸乳之前,每头灌服4万单位庆大霉素。
3.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急性)和坏死性肠炎(慢性)。多发于1至4月龄的仔猪,而20日龄以内及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气候多变、尤其是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病。此病通常是猪瘟和喘气病的继发病或并发病。治疗:(1)氯霉素:每千克体重30mg,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2)土霉素或链霉素:每千克体重1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5日为1疗程。(3)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每千克体重15-20mg,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3-5日。(4)生大蒜或大蒜酊:5-25克大蒜捣成蒜泥,或40%大蒜酊,内服适量,每日3次,连用4-6日。(5)硫酸新霉素:每头仔猪每日50-100mg,每日3次,连服3-5日。对重病猪疗效较好。
上一篇: 水仙大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下一篇: 西葫芦主要病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