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温室番茄扦插育苗技术是什么? 番茄

温室番茄扦插育苗技术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番茄扦插育苗是利用番茄侧枝进行无性繁殖的育苗方式。这种育苗方式可以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育苗时间短,一般15~20天;结果早,还能节约种子成本。由于番茄扦插育苗结果早,对营养生长抑制较大,加上根系为不定根,植株生长势较弱,容易早衰,栽培上要加强管理,注意在前期补充养分。
一、 扦插时间: 扦插育苗的时间根据栽培季节而定。露地栽培可于4月底至5月上旬扦插;大棚秋延后栽培可于6月底7月初扦插,最迟在8月上旬扦插;有日光温室可越冬栽培的于8月开始扦插。
二、扦插方式: 可选择用营养土扦插或水插的方法来育苗。春季和晚秋采用营养土扦插,以4—5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7—8月高温高湿季节,苗棚如果没有很好的降温设施,即使覆盖遮阳网,采用营养土扦插也很容易引起插条腐烂,导致育苗失败,因此宜采用室内水插法。
三、插条选择: 在生长势好、抗病力强的植株上选择无病、粗壮、叶色深绿、节间短、长15~20厘米、具有4~5节、生长点完好、带花蕾但未开花的侧枝作扦插枝。
四、 修剪枝条: 将侧枝从基部掰下,去除下部大叶片,保留中上部3~4张叶片即可。番茄的节位处最易生根,可切除侧枝第一节位下部的茎秆。
五、扦插 :  

1、营养土扦插:将2份无病虫害、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园土加1份腐熟有机肥混合过筛,喷20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10公斤拌匀,装入营养钵中,摆放于苗床上。为促进发根,可将枝条下端3~4厘米的部分浸入5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或100毫克/升吲哚乙酸溶液中10分钟,或者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浸泡2~3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营养钵浇透水后扦插,深度为3~5厘米,扦插后立即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以保温、保湿和遮光。  

2、水插:将1克吲哚乙酸粉剂加入少量酒精溶解,然后加入5公斤清水制成生根原液。量取10毫升原液倒入10公斤清水中即为生根液。取硝酸钾10.2克、硝酸钙4.9克、磷酸二氢钾2.3克、硫酸镁4.9克,分别加少量水溶解,然后依次倒入盛有10公斤清水的容器内搅匀,即成水插育苗营养液。将容积为500毫升的广口瓶消毒,倒入生根液后插入插条,每瓶插10~12条。待插条发根后再用营养液培养。
扦插后管理 :(1)营养土扦插:扦插后5~7天是伤口愈合期,这个阶段要避免阳光直射,遮光率以70%~80%为宜,禁止通风,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7~18℃,地温保持在18~2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扦插苗开始萌发不定根后,可早晚揭开覆盖物,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适量通风,棚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7℃,地温保持在18~23℃,每隔5~7天喷一次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扦插后15天,枝条下端萌发出5~7条5厘米以上的新根和许多不定根时进入成苗期,此时可按照正常苗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水插:插入插条后,室温白天保持在22~28℃、夜间保持在15~20℃。隔日换一次水,气温过高或枝条过多时每天换水。插条长成根系发达的幼苗时移入育苗棚炼苗。  

一、苗床设置   在日光温室中选择光照条件好,温度稳定的地段做苗床。苗床宽1.2米、长5米、土埂高25厘米(定植1亩需要苗床60平方米);然后将床底耧平踏实。苗床土配制:取大田土6份,混合拌匀过筛,按1立方米苗床土加入尿素2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拌匀后铺入苗床内,厚15厘米,耧平后,扣小拱棚提高苗床地温(有条件的,使用地热线更好),以备扦插。  

二、扦插  1.扦插枝的选取 10月初~3月底,从大棚或温室中栽植的毛粉802品种上,选择无病、健壮、长15厘米左右,具有4节~5节、生长点完好的主枝或侧枝,将其截取。  2.扦插枝的处理 摘除已现蕾的花序,将较大的叶片切除1/2,同时剪去下部4厘米的叶片,下端切口要求平滑,然后将扦插枝下端浸入50毫克/公斤的萘乙酸(NAA)溶夜中,保持1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准备扦插。  3.扦插方法 将处理好的枝条,按13厘米×13厘米一枝插到床上。深度5厘米,扦插完浇足水,扣好小拱棚。  

三、扦插后管理  

1.前期管理(伤口愈合期) 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17~18℃;地温保持18~23℃;气温超过30℃时遮荫降温,不能通风,防止枝叶萎蔫。空气湿度相对保持95%以上,湿度低时及时向苗术喷洒清水。追施尿素、磷酸二氯钾、红糖各0.1的混合溶液一次。  

2.中期管理(主根期) 扦插5天后,枝条伤口已愈合,开始荫发不定根,此时枝条已有一定的吸水吸肥能力。此期气温:白天保持25~28℃,夜间15~17℃;地温仍保持18~23℃,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开始适量通风;轻微萎蔫及时喷清水,较重时遮荫。5~7天,追施一次叶面肥,注意预防病害发生。  

3.后期管理(成苗期) 扦插15天后,枝条下端已萌发长5厘米以上的新根5条~7条和许多短、突的不定根。此时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基本满足扦插枝生长需要,扦插枝已形成完整的新株体,可以按正常苗进行管理。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5~28℃,前半夜14~16℃,后半夜12~13℃。撤去小拱棚,浅中耕,追施叶面肥2次。注意控制秧苗徒长,定植前一周,进行炼苗。整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有机肥15立方米、复合肥75公斤,深翻30厘米,耧平整,以备定植。定植:定植时间在扦插25天~30天后,扦插枝已形成健壮的秧苗,每一穗花序总分开花时进行。定植时,宜在连续3~4个晴天进行,有利于缓苗。定植密度: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定植方法:在平地上按大小长距开沟10厘米深,浇跳水,均匀撒施矮丰灵2公斤/亩。按株距将起好的苗摆入沟中,然后在行间取土封垄,先与苗坨平,每株再浇水1公斤,继续封垄,垄高10厘米~13厘米。在小行沟上铺地膜,一膜双行。  

四、管理  

1.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17~18℃;地温18~23℃;不通风,相对湿度在95%以上。缓苗后:气温白天保持25~28℃,前半夜15~17℃,后半夜10~13℃。注意放风排湿,相对湿度不超过80%。  

2.水肥管理 由于扦插育苗花芽分化集中,定植后出现3~4穗花序同时开花、坐果现象,因此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复合肥30公斤/亩,保持尿素或二铵20公斤/亩;有条件的,晴天中午施放CO2气肥,定期喷洒叶面肥。  

3.整枝 采用单秆整枝,早除侧枝,每株保留4穗果打顶,时间应在第5穗花序现蕾后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4.提高坐果率 每穗花序开3~4朵花,用10~15毫克/公斤的2.4—D蘸花或涂花柄。每株保留5个果,其余摘除。  

5.病虫害防治 可采用轮作、无病苗等措施防病虫害。定期喷药:①用1.5%植病灵1000倍或1:20~30的豆浆预防病毒病;②用75%百菌清500倍或85%病霜灵500倍防治晚疫病;③用50%速克灵1500倍或75%百菌清500倍防治灰霉病。虫害:发现温室有蚜虫、白粉虱,可用相应农药熏蒸;或相应浓度氧化乐果或敌杀死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