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
1、冬春季之交,气温日温差大,是鸡新城疫病的高发季节,其他季节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自去年11月份蛋种鸡发生严重传染病,到目前还断续发病,有近2/3的种鸡群被淘汰,以至于种蛋紧缺,种蛋质量下降,造成苗鸡品质降低,抗病力差,体质弱、免疫力差、易发新城疫。
3、有的养殖户在肌注免疫新城疫活苗时,随意加入抗生素(头孢曲松或丁胺卡钠)、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用不具备生产疫苗资格的厂家、生产的劣质疫苗、造成的免疫无效。
4、外界传染,10日龄到出栏都有发病;周围的养殖环境恶劣,使得新城疫成大面积流行。
发病特点:
1、发病日龄早、有几家在鸡7日龄,用普通的新支二联(活苗)+新支二联(灭活苗)后、就有发病、采取治疗措施,症状持续7天。
2、感染的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强,以往鸡群即使出现新城疫,死亡率低,据某机构对这次发病的新城疫病毒检测,结果是:这次发病的新城疫毒株毒力较强,以致一部分新城疫苗保护率不高。
3、发病范围广:鲁西北地区及周边省份都不同程度的发病。
4、与其它疾病混发严重:817前期新城疫和大肠杆菌及支原体混感、新城疫和球虫病混感,发病后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临床症状:
前期出现呼吸困难,出现罗音、咳嗽、张口呼吸等症状;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病鸡呈昏睡样、头颈扎缩、羽毛杂乱;拉黄绿或绿色稀粪。每天都出现较多的病死鸡。
解剖病变:
剖检全身浆膜、粘膜出血,气管环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淋巴组织(十二直肠降止中断部位、卵黄蒂下端4-5cm处,回盲口上端8-10cm处、盲肠扁桃体)出现枣核样出血、坏死;直肠和泄殖腔点状出血,法氏囊出血等。
防治措施:
1、综合防治:NDV对化学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出现新城疫的鸡群,出栏后应对鸡舍做好彻底消毒,首先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洗,用3%的NaOH冲洗地面,干燥后,用0.3%过氧乙酸喷洒,再用每平方米福尔马林30ml、高锰酸钾15克进行熏蒸,密闭24-48小时,最后用含碘、氯、季铵盐的消毒液喷洒鸡房。
2、做好防疫,及时调整免疫程序:817在7日龄做新支二联活苗1倍量点眼或滴鼻,在18-20日龄用Ⅳ系2-3倍量饮水二次免疫,有的鸡群必要时在30日龄左右还需要加强免疫。根据新城疫病的发病程度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在7日龄用Iv-H120点眼滴鼻,,在18日龄不用Ⅳ系免疫,直接给鸡二倍量肌注Ⅰ系苗,这个免疫程序能有效控制新城疫病的发生。
3、药物治疗:在28-30日龄用饮水免疫预防新城疫,30日龄后鸡群稳定,即使后期解剖出现非典型新城疫症状,鸡群不会出现减料和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