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大群猪只的健康,规模化猪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制订一套严格的卫生防疫综合措施,以防病原侵入猪体,从而保证养猪业的发展。
一、严格消毒, 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采用机械清扫、冲洗和使用各种化学消毒药物相配合的方法进行消毒。
猪舍和用具。 猪舍每年至少于春、秋季进行两次大清扫、消毒,每月进行一次一般消毒,消毒药液常用2%烧碱或0.5%过氧乙酸;饲槽和其他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0.1%新洁尔灭消毒;肥育猪舍采取“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分娩后采取小区“全进全出”消毒;每批猪出栏后彻底大消毒,空圈一周后方可进猪。
猪体 用0.1%新洁尔灭、2%~3%来苏儿或0.5%过氧乙酸等对猪体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粒子要求50~100μm。母猪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
二、 严格检疫
1.引进种猪的检疫
引进种猪时,要做好产地疫情调查,对种猪进行检疫和挑选,可委托当地兽医卫生机构对种猪进行口蹄疫、猪瘟、猪传染性水疱性、猪伪狂犬病、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喘气病、猪萎缩性鼻炎和猪布氏杆菌病的检疫。这些疾病检验为阴性后方能引入。引入后应在隔离舍观察30天,确认健康后,方能进人生产区。
2.本场猪的检疫
定期对本场内猪只进行传染病和粪便寄生虫卵的检查。对检验出的病猪或阳性猪,应按不同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凡传染病或可疑为传染病的猪应予以扑杀,如种猪存在猪喘气病、猪萎缩性鼻炎等,且阳性率高者,应全群淘汰转为肉用。
三、死猪尸体及粪污处理
1.死猪尸体的处理
每套猪舍,应务有质地坚韧的、不漏水的袋和带有拖轮有盖的收尸桶,猪只的尸体及分娩时产出的胎盘、死胎,随即装在袋中,扎紧袋口,放入收尸桶中,由卫生人员以专用容器集中至尸体处理处,高温或毁尸坑处理。
2.粪污的处理
猪场应有完备的粪污处理设施,包括猪栏漏缝地板、冲洗设备、排污沟、集污池等。粪污应做到干稀分流,分离后的污水人污水处理池净化处理后排放出去,粪渣运到农区经堆肥发酵后使用。
四、预防接种
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疫(菌)苗使用效果及本地实际,制定实用的免疫接种计划和程序,按时进行预防接种;为防止某种疫病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等的防疫措施,也必须列入规章制度。
五、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当猪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必须及时隔离,尽快确诊,并逐级上报,病因不明或剖检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交有关部门检验诊断。
2.确诊为传染病时,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对全场猪只进行仔细的检查,病猪及可疑猪应立即分别隔离、观察和治疗,尽可能缩小病猪的范围。同时全场进行紧急消毒,对尚未发病的猪只及其他受威胁的猪群,要紧急预防接种或进行药物预防,并加强观察,注意疫情动态。
3.被传染病污染的场地、用具、工作服和其他污染物等必须彻底消毒,粪便及垫草应予烧毁。消毒时,先将圈舍的粪尿污物清扫干净,铲去表层土壤(水泥地面的应清洗干净),再用消毒药液消毒。
4.屠宰病猪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屠宰后的场地、用具及污染物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和彻底清除。病猪的尸体不能随便乱抛,更不能宰食,必须烧毁,深埋或化制后作工业原料等。运尸体的车辆、设备、用具、和接触人员及工作服必须严密消毒。
上一篇: 严格虾池消毒?
下一篇: 冬季肉食犬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