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选择大气、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所含有毒物质都不超标准的地块作为生产基地。保证基地农田大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标准,农田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标准,农田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1995标准。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于当地保护地或露地栽培的抗逆性强、抗病、抗虫的高产优质蔬菜品种。
3、培育壮苗
3.1 育苗床土的配制及消毒
育苗床土应做到无病原菌、无虫卵、无杂草种子。床土由肥沃田土、有机肥、草炭土细沙等配制而成,配制床土所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床土应选择生物农药进行消毒。
3.2 种子处理技术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热水烫种消毒。消毒后的种子还应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对不同的蔬菜种子应掌握不同的浸种催芽时间。在催芽进程中,应勤翻动种子并用清水漂洗,擦去种皮上的绒毛、黏液,防止霉烂。
3.3 适时播种
可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蔬菜品种的日历苗龄推算播种时间,早春育苗时为提高地温可选用酿热温床育苗、电热育苗或架床育苗。
3.4 苗期管理
早春育苗前期应以保温为主,防止冻害发生,后期应逐渐通风降温,尤其应控制夜温,避免因夜温过高而出现秧苗徒长现象。苗期应始终保持床土温润,满足幼苗需要。定植前7--10天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加大通风量,控制浇水,以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夏季育苗应注意遮阳降温、防雨。
4、合理轮作
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做到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作,并适当调整播期,尽量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5、整地措施
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要合理整地,科学施肥,播前深翻、晒白土壤并及时清理田园。施肥应坚持以有机底肥为主,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经过无公害化处理后方可施用,用量为60t/公顷,可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肥料。并适当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和优质的叶面肥。但施用化肥必须在蔬菜作物收获前30天完成,叶面肥在采收前20天施完。
6、加强田间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选择高畦、大小垄、大垄双行等栽培形式。棚室早熟栽培要预防低温、高湿,采取多层覆盖等增温保湿技术,及时补充二氧化碳气肥,增加光照,同时应加强通风透光。实行科学灌水,应用滴灌、渗透等节水灌溉技术。棚室延后栽培应在前期高温多雨季节遮阳降温,后期应注意防寒保温。应加强中耕除草,以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增强保水能力。露地蔬菜栽培要及时间苗、定苗、加强水分管理并注意雨季排涝。
7、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机械物理防治等措施,并辅以正确的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农药,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低效、高毒、多残留以及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要讲究防治策略,适期防治,对症下药,并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无公害蔬菜种植成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现就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
1、选择抗病良种。在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虫、逆性强的品种。
2、选择生产基地生态条件要良好。无工矿企业污染源,垃圾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护空气和灌溉水清洁;基地菜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规定。
3、轮作倒茬。不要重茬,要合理安排茬口和不同种类蔬菜、不同抗性品种的布局。
4、消毒。①种子消毒。②苗床消毒。彻底清洁田园,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园土、腐熟农家肥;苗床也可利用太阳能,蒸汽等进行高温消毒。③棚内消毒。定植前及生长期间用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80克 ,密闭熏烟消毒等,可防治多种病虫害。④肥料消毒。可以采用高温堆肥、发酵等措施杀灭肥料中的病菌、虫卵及害虫。
5、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促使根系发达,增强抗病力;网纱覆盖苗床,减少病虫发生。
6、水肥管理。保持氮、磷、钾肥适当比例,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增强蔬菜的整体抗性。
7、生态调控。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管理,控制棚温。如改良土壤、深耕细作、合理密植、地面覆盖、深沟高畦、高温闷棚等措施减轻病虫害发生。
上一篇: 玉米除草剂何时打好?
下一篇: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