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指甲、骨骼和组织等均可作为检验样品。
1、尿液
动物体内绝大部分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肾经膀胱、尿道随尿液排出。尿液收集方便,因此,尿检在医学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尿液中的排泄物一般早晨浓度较高,可一次收集,也可以收集8h或24h的尿样,测定结果为收集时间内尿液中污染物的平均含量。
2、血液
血液中有害物的浓度可反映近期接触污染物质的水平,并与其吸收量成正相关。传统的从静脉取血样的方法,其操作较繁琐,取样量大。伴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减少了血样用量,用耳血,指血代替静脉血,给实际工作带来了方便。
3、毛发和指甲
积累在毛发和指甲中的污染物(如砷、锰、有机汞等)残留时间较长,即使已脱离与污染物接触或停止摄入污染食物,血液和尿液中污染物含量已下降,而毛发和指甲中仍容易检出。头发中的汞、砷等含量较高,样品容易采集和保存,故在医学和环境分析中应用较广泛。人头发样品一般采集2~5g,男性采集枕部头发,女性原则上采集短发。采样后用中性洗涤剂洗涤,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乙醚或丙酮洗净,室温下充分晾干后保存和备用。
4、组织和脏器
采用动物的组织和脏器作为检验样品,对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物在机体内的分布、积累、毒性和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组织和脏器的部位复杂,且柔软、易破裂混合,因此取样操作要小心。
以肝为检验样品时,应剥去被膜,取右叶的前上方表面下几厘米处纤维组织丰富的部位作为样品。检验肾时,剥去被膜,分别取皮质和髓质部分作为样品,避免在皮质与髓质结合处采样。
检验个体较大的动物受污染情况时,可在躯干的各部位切取肌肉片制成混合样。
采集组织和脏器样品后,应放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混匀,制成浆状鲜样备用。
上一篇: 芹菜什么时间种植好?
下一篇: 一般防蚜网是多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