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大棚茄子早熟栽培有何技术? 茄子

大棚茄子早熟栽培有何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择适宜品种宜选择耐弱光和低温、生长势中等的、门茄节位低、易坐果、果实发育速度较快的品种。目前南方地区采用的主要品种有湘早茄、湘茄1号、粤丰紫红茄、春晨特早红茄、皇太子早茄、苏崎茄等品种。

(2)早育适龄秧苗应提早在10月中、下旬育苗,11月中、下旬分苗于大棚苗床或营养钵中,于低温来临之前分苗成活。茄子幼苗耐低温的能力比辣椒弱,应加强越冬的保温措施,采用三层覆盖为宜。

(3)严格土壤消毒,重施基肥茄子栽培的关键是防止黄萎病的发生,保证苗全。比较成功的经验是重视土壤消毒,于前作收获后土壤翻耕之前,每公顷撒生石灰3000千克。茄子耐肥,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因此要重施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60000千克,饼肥1500~2250千克,复合肥1125千克或尿素300千克,磷肥750千克,钾肥300千克。基肥的施用采用全层撒施为宜。

(4)整地覆膜基肥施入后应立即整地作畦。畦宽1米,沟宽0.5米,沟深0.3米。整地作畦后随即覆盖地膜。整地覆膜应于移栽前10天完成。

(5)提早定植,合理密植大棚栽培春茄子,应提早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抢晴天定植。每畦种2行,株距35厘米,每公顷栽34500株。定植后立即浇甲基托布津溶液作压蔸水,并用土杂肥或细土封严定植孔。

(6)大棚管理

①温、湿度调节。生长前期以闭棚保温为主,促苗成活,早生快发。当晴天气温回升快时,应于中午前后2小时揭膜放风;阴雨天则闭棚保温。当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要加强揭膜放风;无风无雨的夜晚,可进行敞棚,促苗稳健生长。当气温稳定通过20℃以上时,可以大敞棚,但顶膜不拆除,仍可作避雨之用,可防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而诱发病害流行。

②整枝打叶。茄子进入始花期后,基部侧芽萌发多,既消耗养分,又影响通风透光,应及时整枝。整枝宜采用杯状整枝,即第一分叉下仅保留一个健壮侧枝,其余侧枝抹除。待保留侧枝结一果后,摘心。此法可增加茄子的早期产量。茄子生长中期,基部老叶功能丧失,成为无用之叶,为既使冠丛中通风透光良好,多结果、结大果、结好果,使果实色泽鲜亮,又减少老叶传染病菌的机会,应及时打掉老叶。

③激素保果。大棚茄子结果前期气温偏低,常因低温而引起落花落果,用30~40毫克/升倍浓度的2,4-D涂抹果柄,或用30~40毫克/升倍浓度防落素喷花。

④及时采收。大棚栽培茄子在4月下旬可陆续采收上市,对于根茄要早摘,对于对茄、四门茄要勤摘。间隔2~3天采收1次,既抢市场价格,又促后续果实的发育,保证连续高产。

⑤病虫害防治。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绵疫病。对于黄萎病的防治重在轮作,严格土壤消毒,重施生石灰。近年来日本采用茄子嫁接换根技术防治该病效果显著。对于绵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可杀得喷雾防治。茄子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二十八星瓢虫、茶黄螨等。蚜虫用敌蚜螨防治;棉铃虫、二十八星瓢虫用功夫或卡死克喷雾防治;茶蟥螨用哒螨酮、克螨丹防治。

选种育苗:早春保护地栽培茄子宜选用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的青茄品种。如周口歪把糙、新乡糙青茄。这两个品种一般7叶现蕾,适宜密植,在大棚内利用地热线育苗,苗龄90~100天,到7~8片叶,现大蕾时定植最好。

苗龄超过120天定植,会出现缓苗,门茄易脱落,始花虽早但前期产量低的现象。苗龄少于80天,始花期过晚,前期产降低。温度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在适宜的低温下,分化的花芽着生节位低,长柱花比例大。白天温度20℃~25℃之间,夜晚15~17℃之间,地温在15℃以上。育苗期在2叶1心时分1次苗,每株营养面积100平方厘米。定植前进行切砣倒砣,低温炼苗。
  栽培管理:早春棚内10厘米深地温稳定达到10℃时,按行距开15厘米深沟,下铺一根地热线,上盖5厘米厚的土,浇透水,使地温升到12℃以上。选择晴天中午浇暗水定植茄苗,夜间扣小拱棚,白天揭去。豫东地区宜在2月下旬定植。使用地热线要灵活掌握开关时间。缓苗前白天关,夜间开;缓苗后有寒流时半夜开;无寒流时关闭。为提高前期产量,栽培密度4000株,株行距33厘米×50厘米。这样可使前期产量提高25%左右。大棚内前期温度低、光照差,后期温度高,短柱花比例大,在没有昆虫授粉的情况下易造成落花。因此,在门茄、对茄开花时,用20~25ppm的2,4―D或40~50ppm的座果灵蘸花可使座果率达到85%以上。棚内蒸发量小,早春温度低,浇水次数要尽量少。定植前顺沟浇1次大水,浇足浇透。定植时浇1次水,先浇水后封土。茄子长到鸡蛋大小时要选晴天浇1次催果水,并顺水施1次催果肥。亩施10千克尿素或1500千克腐熟人粪尿。其他时期少浇水。茄子分枝呈2的倍数增加,在实行加密栽培时,要及时调整结构。茄子采收后,每隔2行去1行。疏除行在对茄座住后,在其上部留2叶摘心。保留行要及时去老叶、剪空枝,以保持合理的群体。定植前7天到缓苗这一阶段不放风,定植后到缓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促使快缓苗。门茄长到鸡蛋大小时选晴天浇催果水,当天不放风,以后及时放风,以降低棚内湿度。门茄采收后逐渐加大放风量。放风时先放顶风,后放边风,开始选晴天中午放风,后过渡过全天放风,先是白天放风,后过渡到夜间也放风。棚内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不超过35℃,不低于20℃;夜间保持在15~17℃。
  防治病虫害: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是茄子栽培中的三大病害,重茬地以黄萎危害最重。在栽培中要少中耕、浅中耕、少伤根、多放风,适当控制浇水量,从无病植株上留种,在3~4年内与葱蒜类轮作1次,减少土壤带菌量,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用10%萘乙酸液剂10ppm浸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分苗水;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10倍土混合撒于播种床和定植沟内,每平方米用毒土30克,发病前用10%萘乙酸5ppm液叶面喷撒洒2~3次,每隔10~15天喷1次。绵疫病、轮纹病发生期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认或48%瑞枯霉1000倍液叶面喷洒2次,每5天1次。黄萎病发病期用抗枯宁600倍液或48%瑞枯霉800倍液灌根,可有效地控制病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