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病菌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是大豆上的毁灭性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在感病品种上可造成损25%-50%以上,个别高感品种损失可达100%,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该病是中国对外检疫性一类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10多个国家,每年使全球大豆业损失约10亿美元。
防治方法:
1.抗病品种防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主要依靠种植抗、耐病品种。
2.杀菌剂防治技术:在品种抗性降低的情况下或对无抗病品种可选用时,通过药剂防治措施也可以减轻田间病害损失。甲霜灵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杀菌剂,种植耐病品种时辅以施用甲霜灵,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将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通过种子包衣处理,能够在播种后的较长时间内于植株体内形成强杀菌活力,完全抑制病原菌对感病大豆品种的入侵,其防病效果较其他药剂显著,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甲霜灵作用位点单一,大豆疫霉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为降低大豆疫霉菌抗甲霜灵菌株的出现频率,可以选择保护性杀菌剂与甲霜灵复配使用。
3.农业栽培措施:由于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传播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因此,凡是能够控制土壤水分的措施对于病害预防都是有效的。例如,平整土地以减少低洼地在降雨后形成积水;建立良好的田间排水系统,及时排出积水采用垄作减少连作等。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解决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可能途径之一,它比化防对环境更好、更安全。但这方面进展较慢,还不能在生产上应用。
上一篇: 甜瓜最大的可以长多大?
下一篇: 大棚茄子早熟栽培有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