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发生原因
1.感染来源及传播媒介。鸡感染球虫的途径和方式是食入感染性卵囊。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另外,昆虫、鼠类、鸟类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2.诱导因素。(1)饲养密度过大,运动场潮湿,舍内外卫生条件很差,以及各种应激状态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易感染球虫而发病,而且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2)作为控制体重的限饲措施,对球虫感染也有促进作用,因为降低了采食量,也同时降低了抗球虫药的摄入量。(3)饲料中维生素A缺乏,容易使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自我保护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使球虫卵囊易于侵袭。
治疗
1.治疗原则。(1)缓解症状,抑制球虫的发育,促进机体迅速产生免疫力。(2)在最初症状(粪中带血)出现时,就应用药物治疗。(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制订抗球虫药物和用药方案,能有效提高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效果,最大限度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这是应用抗球虫药物的关键。一是穿梭用药。在同一批鸡中使用二种不同的抗球虫药,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不要相同,并且在球虫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由于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用药,可以及早控制球虫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穿梭用药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并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二是轮换用药。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换用另一种抗球虫药物,一般3个月至半年为期限进行轮换。轮换用药是通过改变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阻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作用,效果较好。
2.药物选择。应选择抗球虫谱广且容易吸收的药物。因为抗球虫谱广的药物,能够完全抑杀禽类的多种属球虫;易吸收的药物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血液浓度,以最快的速度起到杀灭球虫的作用。
3.在对球虫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辅助性治疗措施,以尽快促进病鸡的康复和恢复其生产性能。(1)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急性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都能不同程度的引起肠道出血、发炎,易继发和并发其他疾病,从而加重病情和加大死亡率,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配合使用止血和消炎的药物。(2)补充体液,消除自体中毒,调节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鸡球虫病的发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导致营养不良。大部分营养物质的长期缺乏会影响鸡体的免疫应答,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应该注意补充充足的营养。(3)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K。补充维生素K可大幅度降低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死亡率,因为维生素K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和阻止出血,维生素A可加速球虫病暴发后的康复。
预防
1.加强鸡场的管理,进鸡时需要进行检疫。定期对鸡场进行消毒,勿将病原引入。
2.及时治疗病禽,并注意加强粪便管理,及时清理打扫,进行生物发酵。平时要保持鸡场清洁干燥,定期清除粪便换垫新土。
3.防止饲料、饮水、用具等被鸡粪污染,用具要经常消毒,用开水、热碱水冲洗等。
4.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鼠类等传播者。
5.饲养人员要注意隔离,勿与其他鸡只接触以免将病原引入。
6.加强饲料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富含维生素的全价饲料饲养。若发生球虫病时日粮中要限制麸皮和碳酸钙的含量,因其能促进球虫的发育。
7.药物预防,在发病季节,对污染严重的鸡舍可对雏鸡进行药物预防,应从12~15日龄开始预防。
下一篇: 芹菜软化栽培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