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及早动手,浇好“保苗水”。对于因旱而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地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渗下时,就要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浇水时应注意,要小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地表积水,出现夜间地面结冰现象。要按照旱情先重后轻,先砂土地后黏土地,先弱苗后壮苗的原则,因地制宜浇好“保苗水”。
二是施用适量氮素化肥。
对于因旱受冻黄苗、死苗或脱肥麦田,要结合浇水每亩施用10公斤左右尿素。并适量增施磷酸二铵,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是合理灌溉,浇后锄地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由于全省受旱面积较大,水资源比较紧张,各地要注意先浇受旱受冻严重的麦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每亩灌水40立方。浇水后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上一篇: 如何减轻热带气旋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下一篇: 百脉根种子千粒重为多少克?